这首诗《闻粤警四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与忧虑。
首联“锦钺龙臣驻五羊,敢驱群兽恣披猖?”以“锦钺”和“龙臣”象征朝廷的威严与忠诚的将士,驻守在五羊之地(广州),却担忧敌人胆大妄为,肆意挑衅。这里运用了“群兽”这一形象,比喻敌人的嚣张气焰,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测性。
颔联“量天有尺传膋氏,拦火无帆禦佛郎。”进一步展开对边防安全的担忧。前句“量天有尺”借用了古代测量天地的工具,暗喻即使有精准的策略与计划,也无法完全预知和控制一切。后句“拦火无帆禦佛郎”则以“拦火”比喻阻止敌人的入侵,但“无帆”暗示了缺乏有效的手段或方法,无法真正抵御外来威胁。这里巧妙地将“佛郎”这一地名融入诗句中,增加了历史感与地域特色。
颈联“早置浮梁通采石,何来飞骑渡陈仓?”表达了对边防措施的建议与反思。前句“早置浮梁通采石”意味着如果早些时候就建立了稳固的交通设施,就能更好地与外界联系,加强防御。后句“何来飞骑渡陈仓?”则反问为何会有快速的骑兵轻易越过边境,突显了当前边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尾联“义安自古称区要,赖有屏山锁凤皇。”总结了对边防重要性的认识,并寄希望于自然屏障的保护。前句“义安自古称区要”强调了义安(广州)作为战略要地的历史地位。后句“赖有屏山锁凤皇”则以“屏山”象征自然屏障,希望它能像守护凤凰一样,保护这片土地不受侵犯。这里的“凤皇”不仅指代了吉祥与美好,也隐含了对国家繁荣与和平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与隐喻,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国家边防安全的忧虑与期待,以及对有效防御策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