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粤警四章(其二)

锦钺龙臣驻五羊,敢驱群兽恣披猖?

量天有尺传膋氏,拦火无帆禦佛郎。

早置浮梁通采石,何来飞骑渡陈仓?

义安自古称区要,赖有屏山锁凤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闻粤警四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与忧虑。

首联“锦钺龙臣驻五羊,敢驱群兽恣披猖?”以“锦钺”和“龙臣”象征朝廷的威严与忠诚的将士,驻守在五羊之地(广州),却担忧敌人胆大妄为,肆意挑衅。这里运用了“群兽”这一形象,比喻敌人的嚣张气焰,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测性。

颔联“量天有尺传膋氏,拦火无帆禦佛郎。”进一步展开对边防安全的担忧。前句“量天有尺”借用了古代测量天地的工具,暗喻即使有精准的策略与计划,也无法完全预知和控制一切。后句“拦火无帆禦佛郎”则以“拦火”比喻阻止敌人的入侵,但“无帆”暗示了缺乏有效的手段或方法,无法真正抵御外来威胁。这里巧妙地将“佛郎”这一地名融入诗句中,增加了历史感与地域特色。

颈联“早置浮梁通采石,何来飞骑渡陈仓?”表达了对边防措施的建议与反思。前句“早置浮梁通采石”意味着如果早些时候就建立了稳固的交通设施,就能更好地与外界联系,加强防御。后句“何来飞骑渡陈仓?”则反问为何会有快速的骑兵轻易越过边境,突显了当前边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尾联“义安自古称区要,赖有屏山锁凤皇。”总结了对边防重要性的认识,并寄希望于自然屏障的保护。前句“义安自古称区要”强调了义安(广州)作为战略要地的历史地位。后句“赖有屏山锁凤皇”则以“屏山”象征自然屏障,希望它能像守护凤凰一样,保护这片土地不受侵犯。这里的“凤皇”不仅指代了吉祥与美好,也隐含了对国家繁荣与和平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与隐喻,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国家边防安全的忧虑与期待,以及对有效防御策略的思考。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闻粤警四章(其三)

扬沙风信动南箕,莫闭元关效守雌。

逆命讵难干羽格,来旬须讽翰屏诗。

屈篷沸铁遵杨庆,积磴然蒿制尹奇。

补葺牢垣筹未晚,如何怅怅感羊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闻粤警四章(其四)

杀鬼空悬郁垒符,水衡络绎费流输。

大奚石陷潜沙鳄,中宿冰寒散幕乌。

秘冢防搜张越国,清门谁守董番禺。

可堪未复安期岛,又报飞欃过六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元夜

吾生回首几元夕,半在他乡作行客。

今宵明月乡园看,负此良宵亦堪惜。

檐花不开庭树羃,瓦脊初霜似烟白。

月光依依来照人,先照墙头远山碧。

远山在墙江绕城,登城望江江水清。

江风不动媚山色,城头树色相回萦。

城头惟听老鸦语,江上但有孤鸿声。

孤鸿一声江月午,戍卒连营打严鼓。

千家万家早键户,那有华灯竞歌舞?

相看月色转凄瘦,照我归来亦清苦。

归来且酌清尊酒,寿我高堂列儿妇。

不知凉露飘巾帻,乍溢馀辉入窗牖。

人生离合难自期,眼前之乐谁能移?

试看海上流亡客,几辈团员对酒卮?

形式: 古风

拦江步

未愁沥血饲饥鸱,莫竟攻心仗瘦罴。

待伏奇军新隧塞,善留退步旧营移。

蜧渊冰色明湔刃,鸥渚萍光静媚旗。

醉后彯缨供晚立,沙唇日黑蟹山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