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夜漫长,内心充满愁绪的情景。开篇以“悲风响庭树,白露凝清霜”渲染出秋夜的凄凉氛围,接着“踯躅不能寐,怨此秋夜长”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愁闷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起身多次,鸟鸣声打破了寂静,更添了几分孤独感。“明月鉴我裳”一句,借明月映照衣物,暗示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然而,明月西沉,诗人抬头望见星辰,思绪万千,抚琴弹奏哀伤之曲,握剑而泣,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壮志未酬的感慨。最后,“丈夫七尺躯,志欲揽八方”,表达了诗人作为男子汉的豪情壮志,渴望有所作为,改变世界。而“鸡鸣苦不早,引领观扶桑”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光明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和理想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