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行

京口兵可用,酒可饮。

一语参差族成血,忠贼相持各凛凛。

岂知好丑隔形骸,父为孔鸾子为鸩。

人众天定理则那,遗臭流芳且高枕。

形式: 古风

翻译

京口的士兵可以征召,酒也可以畅饮。
一句言语不合族规就酿成血仇,忠诚与叛逆者对峙,各自心惊胆战。
哪曾想美丑之分仅在皮囊,父亲如孔鸾高贵,儿子却成了毒鸟。
人心难测,天意难违,是非善恶难以定论,只求身后留下是而非非,暂且安心高枕无忧。

注释

兵可用:指士兵可以征召作战。
酒可饮:指酒可以畅饮。
参差:此处指言语不合或冲突。
凛凛:形容恐惧或敬畏的样子。
孔鸾:比喻高贵的人。
鸩:毒鸟,比喻邪恶或有害的人。
人众天定:指人的行为和天意难以预料。
遗臭流芳:死后留下恶名或美名。
高枕:形容安心或无忧无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口地区军事与社会的紧张气氛。首句"京口兵可用,酒可饮"看似平静,实则暗含战事在即的紧迫感。接下来的"一语参差族成血,忠贼相持各凛凛",通过对比忠诚者与叛逆者的对立,展现了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

诗人以"岂知好丑隔形骸,父为孔鸾子为鸩"比喻,暗示道德与亲情的扭曲,形象地揭示了敌我之间的伦理界限。"人众天定理则那"表达了对天意和人心的质疑,认为正义未必能依靠人多势众来决定。

最后两句"遗臭流芳且高枕",寓意在这样的乱世中,无论是留下恶名还是美名,都可能成为历史的注脚,而人们只能选择各自的态度,或坐视不理,或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反映了宋朝时期社会动荡下人们对忠诚、道德和命运的思考。

收录诗词(3)

皇甫明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口

穷岛迷孤青,飓风荡顽寒。

不知是海口,万里空波澜。

蛟龙恃幽沈,怒气雄屈蟠。

峥嵘抉秋阴,挂席潮如山。

荧惑表南纪,天去何时还。

云旗光惨澹,腰下青琅玕。

谁能居甬东,一死谅非难。

呜呼朝宗意,会见桑土乾。

形式: 古风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其一)

昔在童蒙岁,学礼暨诗书。

肃肃秉庭训,罔敢宁斯须。

积习将一纪,心目多勤劬。

本此修拙辞,阶之登仕途。

得以施所学,闻者谓之迂。

吾道固未行,或嗤为腐儒。

腐诚如所云,儒非吾敢居。

时英贱民政,亦诮官之粗。

嘉言屡诒勖,周旋画伟谟。

胡不事章句,清贵无加于。

我闻今学者,为人不自图。

六朝文物壅,化源由是枯。

华文愧不能,迷深甘守株。

古人不得见,临风重欷歔。

形式: 古风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其二)

美玉不自贵,贵之者良工。

高才不自明,明之者至公。

和璞文未刻,他山石正同。

子虚赋未行,相如车不东。

我今徵此词,亦将拟未通。

粤有空门子,孕秀赤城中。

性静不欲俗,诗癖俄在躬。

意淳自高古,言雅思变风。

劳劳不称年,名尚高远聪。

我来山月乡,即貌知困蒙。

吾师道虽否,天子方文崇。

一旦因得意,诵之于六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诣岩祈雨

路尽山尤胜,溪深水愈豪。

寺楼今不见,依旧五峰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