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汪中对自家园中扁豆的深情关怀与欣赏。开篇“学圃关心十亩闲”,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投入,亲自管理着这片十亩的田地。接着“豆苗九月未凋残”,展现出了扁豆生命力的顽强,即使在九月深秋依然绿意盎然,未见衰败。
“西风满架花开密,白露中宵堕叶寒”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西风劲吹,扁豆花密布于枝头,而夜晚的白露使得叶片在寒气中轻轻落下,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凉意的秋日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扁豆生长的环境,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情感投射。
“老母闲居曾手植,先生晚食好加餐”则体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老母亲亲手种植的扁豆,成为家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体现了亲情的温暖与生活的朴实。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作为“先生”的身份,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对食物的珍惜。
最后,“秋菘春韭山家味,多愧投身在玉盘”表达了诗人对山野之味的向往与对奢华生活的自谦。相较于精美的玉盘,他更偏好于来自山野的简单食材,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也是对朴素生活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其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