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诗(其三)

佳兴挟晨夕,气候亦余好。

春色散容与,朝光聚窈窕。

新烟入女萝,宿雨出青草。

未敢测神化,殊知待林鸟。

索居共樵爨,纳拙将渔筱。

登涉中有源,岩崖外为兆。

遇始识俱殄,感终神与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杨宗发的《山中诗(其三)》描绘了诗人晨夕在山中的所见所感,展现出浓厚的自然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佳兴挟晨夕”表达了诗人兴致勃勃地享受着山中早晚的美好时光。接下来,“春色散容与,朝光聚窈窕”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明媚,山色与光影交织,如诗如画。

“新烟入女萝,宿雨出青草”通过“新烟”和“宿雨”两个意象,写出了山间清晨的清新气息和湿润的环境,女萝(一种藤蔓植物)和青草则增添了生机。诗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变化,但又不敢轻易揣测其奥秘,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林鸟的出现,增添了山中的宁静与和谐。

“索居共樵爨,纳拙将渔筱”描述了诗人独自生活,砍柴做饭,简朴而自得其乐,用竹子制作的简陋渔具捕鱼,体现了他的质朴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人进一步揭示,山中的源头和岩崖之外都预示着生活的源泉,这让他在探索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最后两句“遇始识俱殄,感终神与杳”表达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相遇,领悟到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深远,内心充满感慨,对未知的神秘世界充满了敬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4)

杨宗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野蔓

野蔓不缘树,空引枝叶长。

溪谷少人民,猛虎啼河梁。

虎饥不择肉,夜盗豕与羊。

有客来何为,夜行多苦伤。

门外追呼急,子归皆仓皇。

庐舍无遗粟,赍我诸军粮。

军粮几十万,朽腐委风霜。

诸军何所事,戈雁以翱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秋江归棹图

枫叶潇潇柿叶稀,空江白浪拍长堤。

逆风小橹愁无力,家在黄陵西更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漫兴

三月仓庚五月蝉,寒蛩八月复凄然。

只摊残卷溪边坐,把笔题诗过一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秋日杂兴(其一)

明月函关路,清风华岳祠。

十年身不到,一夜梦犹随。

冰坼河声远,花开日色迟。

何时乘小蹇,寻我旧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