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幅《减兰·题黄荫普秋镫课子图》由叶恭绰先生创作于清末至近现代初,其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温馨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中“槎枒图色”开篇,以槎枒之形喻秋夜之景,色彩斑斓,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秋夜图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寂寥的氛围。
“并出一灯秋寂寂”,点明主题,一盏孤灯在秋夜中静静燃烧,照亮了四周的寂静,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在孤独中闪耀。接下来,“有味儿时”一句,引人深思,似乎在说儿时的趣味与快乐,与后文形成对比,暗示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与牺牲。
“展卷辛勤阿母知”,描绘了母亲对子女教育的辛勤付出,以及子女对知识的渴望和努力,母亲的理解和支持成为子女成长路上的重要支撑。这一句充满了家庭温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和家庭和谐的价值观。
“白头泪尽”则表达了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井水昔盟留取认”,借用井水作为记忆的象征,强调了过去的约定或承诺,即使时间流逝,这些记忆依然清晰可见,提醒人们珍惜过往的承诺和情感纽带。
最后,“珍重香蟫,莫负春晖寸草心”表达了对知识的珍视和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香蟫(蠹虫)在这里象征着书籍,提醒人们要珍惜阅读和学习的机会;“春晖”比喻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寸草心”则是对父母深深的感恩之心。这句话既是对个人成长的总结,也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呼唤,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孝顺父母的美德。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个人成长、家庭亲情、知识追求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是叶恭绰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厚情感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