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梁守饯诸贡士

右文逢圣代,首善自神京。

延及吴中士,咸称洛下英。

我邦虽僻陋,此学号专精。

耆旧风流在,山川气象新。

元侯来作牧,后进赖提衡。

有美僖公颂,谁高蜀守名。

能书偕计吏,燕豆列宾荣。

万里云霄路,抟风看去程。

形式: 排律

翻译

在这个圣明的时代,首要的善举源自京都。
这种风气影响到了吴地的士人,他们都称赞这里是洛阳的杰出人才聚集地。
我们这里虽然偏僻,但学术研究却非常专业深入。
老一辈的风雅人士依然存在,山水之间充满了新的气象。
元侯大人担任地方长官,后辈学子有了依靠和引导。
有如僖公那样的赞美诗,谁能超越蜀守的名声呢?
能书善写的官员与计吏一同,宴会上宾客荣耀满座。
踏上万里云天之路,准备乘风飞翔,开始新的旅程。

注释

圣代:盛世。
首善:最好的善举。
神京:京都。
延及:扩展到。
吴中士:吴地人士。
洛下英:洛阳英才。
僻陋:偏远。
专精:专门且精深。
耆旧:年长而有威望的人。
气象新:景象更新。
元侯:显贵的官员。
提衡:引领平衡。
僖公颂:赞美僖公的诗歌。
蜀守名:蜀守的名声。
能书偕计吏:能写文章的官员与计吏。
燕豆列宾荣:宴会上宾客荣耀。
万里云霄路:广阔的天空之路。
抟风:驾驭风力。
去程:旅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季仲所作的《和梁守饯诸贡士》,通过对盛世景象的描绘,赞美了朝廷对人才的重视,尤其是对来自吴中的学子们给予的嘉奖。诗中提到洛阳才子的美誉,反映出对学问专精的推崇。诗人还赞扬了当地前辈的风范和地方的新气象,期待着新任官员的到来能引领后辈学子进步。结尾部分,诗人以僖公颂扬的典故,暗示梁守的政绩堪比古代贤者,同时描绘了送别贡士们踏上仕途的场景,犹如翱翔于万里云霄,充满豪情壮志。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饱满,展现了对人才的鼓励和对地方发展的期许。

收录诗词(176)

林季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不见月

淹淹一夜雨,脉脉万方情。

勿怪云多妒,从来物恶盈。

水浑珠自莹,垢尽镜还明。

共赏此时月,无论阴与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天柱峰

寻胜权舆自天姥,芒鞋踏遍春山雨。

要得山如磊落人,纷纷拳石何足数。

忽逢一柱插天寒,形貌最尊疑父祖。

群峰往往皆儿孙,环列膝前仍俯伛。

我忧穹昊欲撑柱,莫笑杞人心独苦。

伊谁有力能致之,大庇苍生使安堵。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次韵林楙南秋兴见寄

秋阳晃朗秋江前,秋山崷崒飞鸟边。

待扶仙人九节杖,去采玉井千叶莲。

一丘一壑不在我,或用或舍其如天。

故人谪官卧空谷,谁与晤语情凄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酬黄季章

长安公子意气豪,笑我憔悴居蓬蒿。

人生栖托一枝足,何用抟风九万高。

我今百事付流水,归卧北窗心独喜。

林表春禽自在啼,绝胜豢养金笼里。

谁能胸臆无尘垢,木雁未论才不才。

子陵事业亦何有,风月凄然一钓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