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树江云每忆君,别来惟见白头新。
百年谁是知心者,千里同为叹世人。
内景琴心筼谷夜,外丹火候杏园晨。
极知养道多馀暇,何得长生及老身。
不详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大化归神造,天葩巧更纤。
重欺云母石,白胜水晶盐。
东郭催归履,西窗唤上帘。
地融销玉马,砚冻阁铜蟾。
酒熟螺杯泛,炉存兽炭炎。
书声轻可喜,米价重仍嫌。
富有金貂拥,贫无短褐添。
朔天持节重,淮海将兵严。
驷驾宁留辙,邮程失报签。
瑶台纷共倚,银界耸群瞻。
曲坞花成阵,孤峰笋露尖。
瀑泉停远涧,冰箸落空檐。
猎兽林丛伏,窥鱼沼沚潜。
浮游宜访戴,图写欲呼阎。
齿噤身犹缩,皮皴手莫拈。
宣尼书特笔,太史叶官占。
暗听窗虫扑,轻夸席絮沾。
松杉擎糁糁,牟麦露蔪蔪。
野烧僵眠独,桥行逸兴兼。
怀人那得去,千里奈恹恹。
气禀天台秀,丰神委羽仙。
养颐全静素,止息味重玄。
书饱三千牍,身尊九十年。
瀛洲夸故老,廊庙数名贤。
茅土恩封重,圭璋宠赐专。
清时华族望,盛德绍儒先。
空阔波澄海,虚明月在天。
藜灯分瑞采,鸿宝发真诠。
火热烧丹灶,云深种玉田。
文声金掷地,诗律锦盈笺。
画鹢频飞楫,青骢稳着鞭。
衣冠倾洛社,花石胜平泉。
初度流光速,长生宝箓延。
老莱新舞彩,卫武秩宾筵。
杳杳青空舄,飘飘白日旃。
委形随去鹤,真骨蜕轻蝉。
饰礼崇周翣,归藏卜楚篿。
诸公嗟绝笔,太史购遗编。
彷佛仪容接,悲凉涕泗湲。
大招吾岂敢,行见表双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