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忧劫岭

强步已半日,前冈更悠悠。

下如趋龙宫,上若登云楼。

不见人舍宅,但闻鸟喧啾。

我行只空囊,盗劫谁知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穿越崎岖山路的艰难旅程,充满了对未知和危险的深切忧虑。诗中的“强步已半日,前冈更悠悠”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仿佛时间在山路上停滞不前,让人心生畏惧。

“下如趋龙宫,上若登云楼”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山道比作通往龙宫的阶梯和攀登云楼的过程,既突出了山路的险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未知的向往与挑战的勇气。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体验的理解。

“不见人舍宅,但闻鸟喧啾”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寂与荒凉,鸟鸣声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更加衬托出诗人的孤独感。同时,这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与人类活动的缺失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我行只空囊,盗劫谁知忧”表达了诗人面对旅途中的物质匮乏和潜在安全威胁的担忧。空囊象征着经济上的窘迫,而“盗劫谁知忧”则反映了对可能遭遇的危险的恐惧,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个人安全的脆弱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和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知的探索和勇敢,也有对现实困难的无奈和忧虑。它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旅行记录,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之旅,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旅途中的各种挑战和自我成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月二十五日三陂桥晚眺

涨水久已退,擎泥草扶疏。

平畴极我目,一来施犁锄。

九夏行过六,尚忧复污潴。

哀咨此乡民,耕力岂踌躇。

地势苦卑薄,况无古川渠。

愁潦惧熯乾,不可保终初。

昨者多暑雨,洪波日凌虚。

新来满旬晴,渗涸类灌蒩。

垂秋且当莳,到否知何如。

摇摇众农心,凛若畏简书。

远瞻来南山,其壤似郊墟。

依微绿秀间,浮白略散舒。

间喜早稻吐,因高得纡馀。

幸无风早催,聊济升斗储。

天下有大福,唯民乐田庐。

乐哉俟丰登,快我羁旅居。

形式: 古风

咏榴花

敷敷英乍含,春尽叶已碧。

垂垂实稍残,秋晚花尚拆。

鲜妍谁造化,迟暮我彩色。

方托晨露滋,何知早霜烈。

天时岂顾望,生理自溢逼。

根柢或未衰,芳葩肯无益。

徐娘老情重,武后善涂泽。

所美出虚疏,其殃乃穷极。

参差共冲气,窈窕负灵识。

草木可毋讥,吾伤在人德。

形式: 古风

俗士

俗士各何在,来登盖徒然。

彼其见湖山,乃特论价钱。

为此可径绝,阴梯阻狙猿。

当有诗酒豪,相将快留连。

一醉抵万宝,高吟对遥天。

下视阛阓儿,污埃尽痴年。

嗟我濩落手,平生负云烟。

题诗不放纵,或似摹印圈。

安得冰雪才,同联座中篇。

形式: 古风

岁除感旧

旧德无路报,衰年又增多。

平生感激心,恐惧成蹉跎。

幽幽黄钟原,总角便经过。

一饭倚从母,徘徊类媕婀。

学书随群童,欢叫抵雁鹅。

相逞知字画,勇于渴寻河。

羞耻道赵壹,矜誇有甘罗。

岂云幼慇勤,乃取晚坎轲。

荏苒三十载,万千穷祟魔。

旧游不得寻,听问徒悲歌。

秋霜压芳兰,岂复异径莎。

愿见故根畹,邈如隔岷峨。

老穷怯脂韦,趣尚近笠蓑。

此恨长不没,安能辨蒿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