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洮湖韵

落日洮湖自放舟,诗筒特为寄交游。

征夫独寐难为夜,老我多愁不但秋。

清兴何人联石鼎,虚名无梦到金瓯。

黄鸡白酒田家乐,止有躬耕愿未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夕阳下的洮湖,我独自划船,特别准备诗筒寄给朋友。
远行的士兵独自入睡,夜晚难以度过,而我这老人的忧愁不只在秋天。
无人与我共享清雅之兴,连梦境中也未见功名在金色的酒杯中。
享受乡村生活,黄鸡白酒,唯有耕田的愿望还未实现。

注释

落日:夕阳。
洮湖:地名,位于中国甘肃省。
自放舟:独自划船。
诗筒:古代用来装诗文的筒子,此处指书信。
交游:朋友。
征夫:远行的士兵。
独寐:独自入睡。
难为夜:难以度过夜晚。
老我:指诗人自己。
多愁:忧虑重重。
清兴:清闲愉快的心情。
联石鼎:共享品茗的雅兴(石鼎:古时煮茶的器具)。
虚名:空洞的名声。
金瓯:比喻完整的国家。
黄鸡白酒:泛指乡村朴素的生活。
田家乐:田园生活的乐趣。
躬耕:亲自耕作。
未酬:尚未实现。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和友人洮湖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独自在洮湖上放舟,心境宁静而又带有一丝孤寂。他将自己的诗筒作为礼物寄送给远方的朋友,可见其情深意长。

“征夫独寐难为夜”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和对夜晚孤独时光的无奈。而“老我多愁不但秋”则表达了随着年纪的增长,内心的忧虑也日益增多,这种情感并不仅限于秋天,而是四季皆然。

接下来的两句“清兴何人联石鼎,虚名无梦到金瓯”中,“清兴”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或状态,诗人在这里提问,似乎是在寻找能够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然而,他所追求的“清兴”和“石鼎”、“金瓯”这些象征着高洁、坚实和纯净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因此是“虚名无梦”。

最后两句“黄鸡白酒田家乐,止有躬耕愿未酬”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满足。诗人提到“黄鸡白酒”,这是古代农家常见的简单食物和饮料,象征着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乐趣。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平凡生活中,诗人也透露出一丝未了的心愿——“止有躬耕愿未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自面对世界时的孤独与坚守,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友人韵

山林空入梦,诗酒未忘怀。

老兴自不浅,卿言亦大佳。

封侯无骨相,学道有心斋。

安乐行窝在,栖栖且避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和仲祥大风韵(其二)

非雨非雷势可乘,柔枝弱叶力难胜。

疾于健将追奔马,豪似吟仙赋大鹏。

柱砥潜移黄蚁穴,山屏尽启白云縢。

直须少霁飞廉怒,水落圩田谷再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和仲祥大风韵(其一)

正忧蕴蕴与隆隆,怪得连朝起大风。

酷日从今宜敛暑,大王自古解称雄。

中庭老树吹将折,破屋重茅卷已空。

可是南溟茝欲化,爰居先避鲁门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刘君佐韵寄董静传高士

雪暗江湖入暮年,何人苇外小延缘。

水痕不动玉平岸,春意欲回花满天。

懒出恐消桐屐蜡,醉吟忘上苧袍船。

行当归学林和靖,结屋梅根伴鹤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