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洵佳对边润民制军的哀悼之作,通过描绘边润民在任期间的政绩与品德,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
首联“中州徭役赖公轻,道路犹闻播颂声”开篇即高度赞扬了边润民在治理中州时减轻徭役,使得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其政绩广为传颂,深入人心。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边润民的执政能力,也体现了他深受民众爱戴的一面。
颔联“爱士真如亲子弟,盖棺仍是老书生”进一步刻画了边润民对待人才的态度,如同爱护自己的子弟一般,对士人充满爱护之心。即使在他去世后,仍保持着书生的本色,彰显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颈联“剔除奸佞徵风骨,酝酿文章见性情”则揭示了边润民在政治上的正直与智慧。他敢于清除奸佞之臣,维护公正,同时在文学创作上展现出真挚的情感和个性,体现了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尾联“宾客梁园遗爱在,岂徒下吏泪痕倾”以边润民去世后,宾客们对他的怀念之情作为结语,不仅表达了对边润民去世的哀痛,也强调了他在生前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以及人们对其品德与功绩的长久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润民生平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高尚的人格品质以及对社会的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及民众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