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某中丞事

纸上谈兵快绝伦,半生简在恃枫宸。

虚名早博黄金印,伟绩期清紫塞尘。

一溃奔驰三百里,重来愧对八千人。

中原未复王师烬,殷浩而今有替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纪某中丞事”为题,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描绘一位名为“某中丞”的官员事迹,展现了其在官场上的辉煌与挫折,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无奈。

首联“纸上谈兵快绝伦,半生简在恃枫宸”,开篇即以“纸上谈兵”这一典故,巧妙地将“某中丞”的形象置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暗示其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卓越才能,同时“半生简在恃枫宸”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官场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枫宸象征着权力中心,暗含其深受朝廷倚重之意。

颔联“虚名早博黄金印,伟绩期清紫塞尘”,承上启下,前句“虚名早博黄金印”描述了“某中丞”凭借其才华与努力,早早地获得了显赫的官位和荣誉,后句“伟绩期清紫塞尘”则展望其未来的功业,期望他能像古代边疆将领一样,建立不朽的功勋,保卫国家的安宁。

颈联“一溃奔驰三百里,重来愧对八千人”,转折处揭示了“某中丞”职业生涯中的转折点,一次失败的战役让他从辉煌跌入低谷,三百里的奔跑象征着他的急切与无奈,而“愧对八千人”则表达了他对未能保护好下属和国家的深深自责。

尾联“中原未复王师烬,殷浩而今有替身”,收束全诗,以中原未复、王师烬败的景象,反映了国家的困境与“某中丞”无力回天的悲哀,同时也借殷浩的故事,暗示了“某中丞”虽有心无力,如同历史上的殷浩一般,最终只能成为时代的替罪羊或牺牲品。

整首诗通过对“某中丞”一生经历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深刻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政治风云与国家兴衰,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与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纪某侍郎事

累代科名曜木天,一门群从尽神仙。

荐贤误认王安石,下狱几同司马迁。

还我头颅恩浩荡,怜他乔梓罪牵连。

长安怪道黄金贵,狱吏区区要四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纪某枢臣事

蝇营狗苟剧奔忙,市井翻身到庙廊。

早有声名传狡狯,居然军国预平章。

佞臣头仗强邻保,暮夜金为狱吏偿。

三次飞书飞不到,可怜公子更无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纪江阴虚报冒功事

庚申我江城,城陷四月节。

贼踞五六日,空城徙巢穴。

五月贼又至,八月贼又去。

自去还自来,来去无人预。

谁知当道者,克复报两次。

统兵实其人,渡江实其事。

或挥鲁阳戈,或拔赵军帜。

一拥而进城,杀贼尸横地。

海市与蜃楼,妆点无不备。

其意在邀功,其实皆儿戏。

捷报达甘泉,史臣载笔记。

后来修史官,谁复参疑义。

吾读东华录,慨然发长嚱。

形式: 古风

题曾文正公全集后

理学兼经济,全者为名臣。

名臣在本朝,湘乡第一人。

仪封输浑厚,睢阳逊经纶。

俯视杨文定,旁置李文贞。

巍巍宫墙高,宜食两庑牲。

两庑贤虽多,大半难抗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