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奉符知县马寺丞永伯捕蝗回有作

天道不可诘,吾当责尔螟。

方今绝谗慝,何故播膻腥。

野草离离尽,秋禾穗穗零。

知君恤民意,鬓减数茎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天道无法追问,我只责怪你害虫滋生。
如今世上无恶人,为何仍有腥风弥漫。
田野间的草木稀疏,秋季的稻谷也零落成片。
我知道你关心民情,连白发都因忧心而减少几茎。

注释

诘:追问,质疑。
尔:你。
谗慝:邪恶的人,谗言和恶行。
播膻腥:散布腥臭,比喻引起不好的风气。
离离:形容草木稀疏。
穗穗:形容稻谷结穗的样子。
恤:体恤,关心。
鬓:鬓发,指头发。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石介的作品,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关心民众疾苦的期待。开篇“天道不可诘”语气沉郁,表现出对天命难以预测的无奈与困惑,而“吾当责尔螟”则转向具体物象——蝗虫,表达了诗人想要探究和批评现实世界不公现象的态度。

接下来的“方今绝谗慝,何故播膻腥”中,“绝谗慝”可能暗指当时政治上的诽谤与不正之风,而“播膻腥”则是对蝗虫为害的描述。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批判了社会上存在的邪恶势力和它们对人民造成的伤害。

在“野草离离尽,秋禾穗穗零”中,诗人描绘了一幅秋天收获的景象,但其中的“离离”与“穗穗”却透露出一丝萧瑟感,这可能是对当时农事不丰或社会动荡的一种隐喻。

最后,“知君恤民意,鬓减数茎青”则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关心民众疾苦的期待。其中“鬓减”指的是头发稀少,是一种形象的说法,用来比喻岁月流逝与时光易逝,而“数茎青”则可能是对希望的寄托,即便是在艰难困苦中也保持一丝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民生疾苦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9)

石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岳色

春近满鲁分,雨馀堆汶河。

浓云映不尽,残照射来多。

高与天临县,闲临月上坡。

特开西北户,爱此郁嵯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徂徕山斋熟寝家童报征西府从事田集贤书至开缄读之因题书后

满径蓬蒿懒自锄,何人日午叩茅庐。

徂徕山下一枕睡,经略府中三纸书。

兵谋贵胜纵横出,海鸟忘机饮啄馀。

唯有淮夷雅宜作,文章兼不让黄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招张泂明远

君言下第我西飞,执手都门泪满衣。

万里得归头半白,经年相别道应肥。

火钻欲遍龟难死,竹实犹多凤不饥。

暂到东山慰愁抱,春秋之学说深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郑师易秀才诗奔腾遒壮殆有石曼卿学士风骨作四韵以勉之

曼卿续得少陵弦,弦绝年来又一年。

惊起听君讽新句,洒如开集味遗篇。

一家气骨疑无偶,万丈光芒欲拂天。

好向风骚尤著意,他时三个地诗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