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

万派争流雨过时,晚来春静更逶迤。

轻鸥散绕夫差国,远树微分夏禹祠。

青岸渐平濡柳带,旧溪应暖负莼丝。

风鬟倚楫谁家子,愁看鸳鸯望所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雨后的万条河流争相流淌,傍晚时分春天的宁静更显悠长。
轻盈的鸥鸟在夫差国附近闲逛,远处的树木隐约可见夏禹庙的身影。
青色河岸逐渐平缓,湿润了垂柳的腰带,旧溪水温适宜,承载着莼菜的柔丝。
风中的女子倚着船桨,不知是谁家的女儿,满心愁绪地看着鸳鸯,遥望它们的去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江景图。"万派争流雨过时,晚来春静更逶迤"写出了雨后的春天,江水滚滚,春意渐浓,但又带着一种安静和悠长的感觉。"轻鸥散绕夫差国,远树微分夏禹祠"中的"夫差国"指的是春秋时吴国都城姑苏附近的江面,而"夏禹祠"则是传说中大禹治水的遗迹,这两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方,因此诗人通过这些地标,勾勒出一片广阔的春日江景。

接下来的"青岸渐平濡柳带,旧溪应暖负莼丝"则描绘了岸边柳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芽生长,古老的溪流在春天的阳光下变得温暖,水中的莲藕也开始萌动。这些细腻的自然景象,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生命力与希望的气息。

最后两句"风鬟倚楫谁家子,愁看鸳鸯望所之"则是诗人在描绘自己乘船漂泊的孤独情怀。"风鬟"指的是船头被风吹起的波纹,"倚楫"则是靠着船舷,透露出诗人的一种无依无靠之感。而"愁看鸳鸯望所之"中的"鸳鸯"特指水鸟,它们在江面上自由自在地觅食,对比之下,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归宿的渴望和不舍。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江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生机与孤独交织的情感。

收录诗词(101)

李建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雨二首(其一)

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

花径不通新草合,兰舟初动曲池平。

净缘高树莓苔色,饥集虚廊燕雀声。

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雨二首(其二)

萧萧春雨密还疏,景象三时固不如。

寒入远林莺翅重,暖抽新麦土膏虚。

细濛台榭微兼日,潜涨涟漪欲动鱼。

唯称乖慵多睡者,掩门中酒览闲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春雪

南国春寒朔气回,霏霏还阻百花开。

全移暖律何方去,似误新莺昨日来。

平野旋销难蔽草,远林高缀却遮梅。

不知金勒谁家子,只待晴明赏帝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雪

随风竟日势漫漫,特地繁于故岁看。

幽榭冻黏花屋重,短檐斜湿燕巢寒。

闲听不寐诗魂爽,净吃无厌酒肺乾。

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