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文通拟休上人诗韵

日夕北风起,叩角何悲哉。

所思不可见,只有飞雪来。

林声方凄冽,溪光正徘徊。

短衣挽莫前,匣镜那忍开。

空对翠屏晚,寒云绕南台。

茶灶煴宿火,禅龛拂新埃。

江东忆李白,今古同此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北风、飞雪、凄冷的林声与徘徊的溪光时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北风、飞雪、林声、溪光等,营造出一种寒冷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日夕北风起,叩角何悲哉。” 开篇即以北风起始,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北风在哀叹,引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情绪。“所思不可见,只有飞雪来。”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无法实现,只能通过飞雪这一自然现象来寄托情感。飞雪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林声方凄冽,溪光正徘徊。” 继续通过林声与溪光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凄清与诗人内心的孤寂感。林声的凄厉与溪光的徘徊,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短衣挽莫前,匣镜那忍开。” 这两句则通过诗人穿着短衣、不愿打开匣镜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他不愿面对现实,逃避现实的心理状态。镜中的自己可能映照出现实的残酷,因此诗人选择回避。

“空对翠屏晚,寒云绕南台。” 描述了诗人面对翠绿的屏风,晚霞与寒云环绕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翠屏晚与寒云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茶灶煴宿火,禅龛拂新埃。” 通过描述茶灶上的余烬与禅龛的清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既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也是对精神寄托的一种表达。

“江东忆李白,今古同此怀。” 最后两句将思绪拉回到对李白的怀念上,表达了诗人与古人共有的情感共鸣。通过怀念李白,诗人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寄托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追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思念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精神世界和历史文化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乙上人郡请住鹅湖不往

为人不为人,众圣已推出。

稻麻竹苇蔗,处处祗教律。

伟哉棒喝边,密中之秘密。

拈花既成果,如云而见日。

鹅湖大义禅,法身尚岩室。

唤回钟鼓醒,都在一楖栗。

我今非劝请,亦岂弄吟笔。

稽首大德尊,身口意无逸。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净慈西堂简敬叟

西菩无道潜,西林无义铦。

两山钱塘湖,鱼鸟空毫纤。

咄哉简敬叟,老丑复何有。

火燄里翻身,冷地里合口。

谁谓天地大,而今岁月淹。

冬寒倍冽冽,夏暑常炎炎。

众生难化度,少病少魔否。

引领而望汝,平荷荫堤柳。

形式: 古风

诸葛解元家分韵

溪横葛陂水,上有稚川宅。

欢言一壶酒,未觉千岁隔。

诗经茱菊节,人语风雨夕。

雅俗调本殊,奚止相什百。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有怀连长老和韵刘推官

周宾既已往,旧话三十年。

清哉卓庵地,龛灯照云泉。

故友独此翁,老大穷当坚。

一身鹿覆蕉,百计蚁磨旋。

诗来起我思,山泽庞眉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