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秋夕

残蜡无光小院幽,梧桐一树更萧飕。

西陵风雨来清夜,南国山河入素秋。

鸡唱四邻呼客梦,雁回千里带边愁。

可怜季子貂裘弊,迟暮何为赋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钱塘江畔景象,充满了凄凉与思乡之情。首句“残蜡无光小院幽”以蜡烛燃尽、光线微弱衬托出环境的寂静与幽暗,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梧桐一树更萧飕”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冷清与凄凉,梧桐叶落,风声萧瑟,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西陵风雨来清夜,南国山河入素秋”两句,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巧妙融合,通过“西陵”的风雨和“南国”的山河,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与对远方的思念。“西陵”可能指的是钱塘江边的某个地点,而“南国”则泛指南方的广大地区,两者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鸡唱四邻呼客梦,雁回千里带边愁”则通过鸡鸣和大雁南飞的场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鸡鸣唤起了四邻的梦,似乎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现实;而雁南飞则象征着迁徙与离别,带去了诗人的边愁,即对远方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可怜季子貂裘弊,迟暮何为赋远游”两句,借用了苏秦(字季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仍不得志,却依然渴望远游的心境。苏秦曾因衣着破旧而遭人嘲笑,但最终功成名就。诗人在这里以苏秦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然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远方的向往,即使是在迟暮之年,也不放弃追求理想与自由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寄崔伯恭左丞

武林城下捷书回,郡县遥知次第开。

一柱危擎南极正,三江远阻北人来。

讴歌复见唐虞德,匡济深期管葛才。

东阁几时陪笑语,云间夜夜仰中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无题(其一)

楼台十二近蓝桥,帘幕重遮半面娇。

洛浦有神通子建,天坛无意会文箫。

仙衣雪皎裁蝉翼,宝髻云松插凤翘。

月落红寒春梦断,相思空寄海门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无题(其二)

锦瑟鸾笙恨总牵,尚思华屋对婵娟。

春风豆蔻初含日,玉女兰香未嫁年。

绡拆鸳鸯裁宝扇,酒行琥珀泻银船。

蓬莱一别三清浅,憔悴应知不及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夜坐

夜寒蟋蟀语秋根,独客无眠忆故园。

天作穹庐笼四野,月飞明镜照千门。

胡笳相应时时发,戎马初生处处屯。

秉烛封书寄兄弟,一身犹滞海西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