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一臂和尚(其二)

幽栖二十年,足不到山前。

麈尾风生海,军持月浸泉。

字留怀素草,社散远公莲。

无复论三昧,唯应上五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隐居山林,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通过“幽栖二十年”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和尚长时间远离尘嚣,独处深山的宁静与孤独。接下来,“足不到山前”进一步强调了他与外界的隔绝,仿佛他已完全融入自然,与山林融为一体。

“麈尾风生海”和“军持月浸泉”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和尚的生活环境描绘得既神秘又充满禅意。麈尾在佛教中常被视为禅师的象征,此处暗示和尚以自然为伴,自在逍遥。而“军持月浸泉”,则描绘出月光下泉水清澈如镜的画面,军持在这里可能是指僧人用来盛水的器具,它被月光照亮,仿佛与自然和谐共存。

“字留怀素草,社散远公莲”两句,提到了和尚的书法和与僧侣们的交往。怀素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大师,这里借以赞美和尚的书法造诣。而“社散远公莲”可能是指僧侣们聚散不定的生活,以及和尚与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无复论三昧,唯应上五天”表达了和尚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烦恼,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这里的“三昧”指的是佛教中的定境,而“上五天”则可能象征着通往更高境界的道路或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和尚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和对佛法的深刻体悟,充满了浓厚的禅宗气息。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怀友人(其一)

白头人已老,同约不同游。

寒食他乡酒,春波各自舟。

见灯思越语,闻橹待吴讴。

安得须臾见,令人散百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舟中怀友人(其二)

夜泊长江上,何人笑语同。

月依临浦树,云逐渡江风。

短发明灯下,浮生大梦中。

却怜河汉水,咫尺不相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舟中

舟行一水间,同泊大江湾。

白见初生月,青怜已过山。

有家形老梦,无酒慰愁颜。

仰睹云霄上,冥鸿不可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过小姑

灵峰倚玄穹,古殿穗帷冷。

云霞冠阳冈,雷电蓄阴岭。

凭高鬼神会,直下鱼龙静。

王事有严程,无由登绝顶。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