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郑思远施真人二仙

万劫千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觉飞轻。

抛家别国云山外,炼魄全魂日月精。

比见至人论九鼎,欲穷大药访三清。

如今获遇真仙面,紫府仙扉得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历经无数劫难和漫长生命来到这一世,这一世才感到身体变得轻盈。
离开家乡和国家,置身于云山之外,修炼身心,吸取日月精华。
与最高境界的人讨论九鼎奥秘,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拜访神仙居所三清之地。
如今有幸见到真正的仙人,得以在仙境中获得名姓,仿佛进入了紫色天宫的仙门。

注释

万劫千生:形容经历了很多次生死危险。
飞轻:感觉身体轻盈,可能指精神上的解脱或修为提升。
抛家别国:离开家乡和国家。
炼魄全魂:修炼身心,使灵魂完整。
至人:最高境界的人。
九鼎:古代象征权力的重器,这里可能指神秘的知识或力量。
三清: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象征着宇宙的至高法则。
真仙面:真正的仙人的面容。
紫府:紫色的宫殿,道教中常用来指代仙境。
仙扉:仙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题目为《献郑思远施真人二仙》。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给道士的赞美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炼成仙理念的向往和敬仰。

首句“万劫千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觉飞轻”描述了通过无数次轮回转世,终于在这一次生命中体验到了身体的轻盈,这可能是指通过道家修炼达到某种精神或肉体的解脱。

接着“抛家别国云山外,炼魄全魂日月精”表达了诗人对道士远离尘世,深居简出,在云山之中进行灵魂和肉体炼练,以达到与日月同精的境界。

第三句“比见至人论九鼎,欲穷大药访三清”中的“至人”指的是修炼到最高境界的人,他们能够洞悉天地万物之理。诗人希望能像他们一样深入探索道家的大药,以达到“三清”的层次,即道教中最高的三个仙界。

最后,“如今获遇真仙面,紫府仙扉得姓名”表达了诗人有幸遇到一位真正的仙人,并且能够进入仙人的宫殿,得知仙人的名姓,这是对仙境的一种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理解和崇拜,以及他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至高境界的深切愿望。

收录诗词(326)

吕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 号:纯阳子
  • 籍贯:自称回道

相关古诗词

赠江州太平观道士

落魄薛高士,年高无白髭。

云中闲卧石,山里冷寻碑。

誇我饮大酒,嫌人说小诗。

不知甚么汉,一任辈流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陈处士

青霄一路少人行,休话兴亡事不成。

金榜因何无姓字,玉都必是有仙名。

云归入海龙千尺,云满长空鹤一声。

深谢宋朝明圣主,解书丹诏诏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罗浮道士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王侯。

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山秋。

饮馀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际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直指大丹歌

三清宫殿隐昆巅,日月光浮起紫烟。

池沼泓泓翻玉液,楼台叠叠运灵泉。

青龙乘火铅为汞,白虎腾波汞作铅。

欲得坎男求匹偶,须凭离女结因缘。

黄婆设尽千般计,金鼎开成一朵莲。

列女擎乌当左畔,将军戴兔镇西边。

黑龟却伏红炉下,朱雀还栖华阁前。

然后澄神窥见影,三周功就驾云軿。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