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指大丹歌

三清宫殿隐昆巅,日月光浮起紫烟。

池沼泓泓翻玉液,楼台叠叠运灵泉。

青龙乘火铅为汞,白虎腾波汞作铅。

欲得坎男求匹偶,须凭离女结因缘。

黄婆设尽千般计,金鼎开成一朵莲。

列女擎乌当左畔,将军戴兔镇西边。

黑龟却伏红炉下,朱雀还栖华阁前。

然后澄神窥见影,三周功就驾云軿。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三清宫殿坐落在高山之巅,日月光芒映照出紫色烟雾缭绕。
池塘清澈如镜,涌动着玉液般的水波,楼阁层层叠叠,汲取着神奇的灵泉。
青龙驾驭火焰,以铅炼化为汞,白虎踏浪而行,使汞转化为铅。
想要寻找阴性的‘坎’来匹配阳性的‘坎’,必须依靠阳性‘离’来缔结缘分。
黄婆施展各种手段,金鼎中开出了一朵莲花般的成果。
列女手持乌鸦图案在左边,将军佩戴兔子图案守卫在右边。
黑色的龟隐藏在红炉之下,朱雀则栖息在华丽的阁楼前面。
最后,净化心灵,才能看见事物的本质,完成三次周天循环后,便能乘坐云车升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修炼成仙的神奇画面,充满了道教内丹术语和仙境景象。

"三清宫殿隐昆巅,日月光浮起紫烟。" 这两句勾勒出一处高远超凡的仙境,其中“三清”指的是道家中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个层次的神仙宫阙,“昆巅”则是山名,隐喻仙境之高远。日月光辉映照,使得紫气升腾,与世俗之气质不同。

"池沼泓泓翻玉液,楼台叠叠运灵泉。" 此处描述的是仙境中的景象,“池沼”即是水池,“泓泓”形容其清澈而又深远;“楼台”则指仙境中之建筑物,这些景观均与世间不同,蕴含着灵性和神奇。

"青龙乘火铅为汞,白虎腾波汞作铅。" 这两句使用了五行术语中的象征,将修炼之事比喻为“青龙”、“白虎”这两种神兽的行动,表达了内丹修炼中阴阳互转、物我两忘的境界。

"欲得坎男求匹偶,须凭离女结因缘。" 这里使用的是道家五行相生的原理和八卦中的象征,“坎男”、“离女”分别代表水和火,在这里指的是内丹修炼中阴阳的配对与结合。

"黄婆设尽千般计,金鼎开成一朵莲。" “黄婆”可能是道教中的一位仙翁,“千般计”则是修炼过程中的种种法门和智慧;“金鼎开成一朵莲”形容内丹成功后的状态,如同莲花绽放。

"列女擎乌当左畔,将军戴兔镇西边。" 这两句使用了仙境的奇异景象来比喻修炼者的高洁与勇猛,“列女”、“将军”都是仙境中的居民,他们或持羽毛,或戴兔头,以此形容其神通广大。

"黑龟却伏红炉下,朱雀还栖华阁前。" 这里“黑龟”和“朱雀”分别代表着道教中四象之一的玄武(北方、水)和朱雀(南方、火),在这里它们被用来形容修炼过程中的平衡与调和。

"然后澄神窥见影,三周功就驾云軿。" “澄神”指的是心性清明,“窥见影”则是通过内观看到真相;“三周”可能指的是某种修炼周期或法门,“驾云軿”则形容最终达到乘云游行、成仙的境界。

这首诗整体上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追求仙道过程中的各种奇特景象和精神状态,是一首以内丹术语为基础,结合道教神仙思想创作的诗篇。

收录诗词(326)

吕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 号:纯阳子
  • 籍贯:自称回道

相关古诗词

七言(其九十二)

碧潭深处一真人,貌似桃花体似银。

鬓发未斑缘有术,红颜不老为通神。

蓬莱要去如今去,架上黄衣化作云。

任彼桑田变沧海,一丸丹药定千春。

形式: 七言律诗

七言(其九十三)

九曲江边坐卧看,一条长路入天端。

庆云捧拥朝丹阙,瑞气裴回起白烟。

铅汞此时为至药,坎离今日结神丹。

功能济命长无老,只在人心不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七言(其九十四)

浮生不实为轻忽,衲服深藏奇异骨。

非是尘中不染尘,焉得物外通无物。

共语难兮情兀兀,独自行时轻拂拂。

一点刀圭五彩生,飞丹走入神仙窟。

形式: 古风

七言(其九十五)

古今机要甚分明,自是众生力量轻。

尽向有中寻有质,谁能无里见无形。

真铅圣汞徒虚费,玉室金关不解扃。

本色丹瓢推倒后,却吞丸药待延龄。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