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言十咏(其十)百舌

百禽巧作百种音,一禽却学百种禽。

晴风暖日意自乐,圆吭变换皆清吟。

多能不如止一得,多言不如止一默。

一朝闭口不敢声,莫有谗人在君侧。

形式: 古风

翻译

各种鸟儿巧妙地发出各种声音,有一种鸟却模仿了所有鸟的叫声。
在晴朗的风和温暖的阳光下,它自得其乐,喉咙圆润地变换着清脆的鸣唱。
多才多艺不如专注于一项技艺,多嘴多舌不如保持沉默。
一旦它闭上嘴巴不再发声,就没有谗言之人能在君王身边作祟。

注释

百禽:各种鸟。
巧作:巧妙地发出。
百种音:各种声音。
一禽:一种鸟。
却学:模仿。
晴风:晴朗的风。
暖日:温暖的阳光。
意自乐:自得其乐。
圆吭:喉咙圆润。
变换:变换。
皆:都。
清吟:清脆的鸣唱。
多能:多才多艺。
不如:不如。
止一得:专注于一项。
多言:多嘴多舌。
止一默:保持沉默。
一朝:一旦。
闭口:闭上嘴巴。
不敢声:不再发声。
莫有:没有。
谗人:谗言之人。
在君侧:在君王身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鸟类鸣叫的生动画面,诗人姚勉以百舌鸟为题材,赞美了它巧妙模仿各种鸟鸣的技艺。首句“百禽巧作百种音”形象地展示了百舌鸟模仿力之强,而“一禽却学百种禽”则进一步强调了它的独特才能。接下来,“晴风暖日意自乐,圆吭变换皆清吟”描绘了百舌在和煦天气中欢快鸣叫的场景,声音清脆悦耳。

然而,诗人并非单纯赞美百舌的多才多艺,而是通过对比“多能不如止一得,多言不如止一默”,提出了“一朝闭口不敢声”的哲理,暗示过多的技能或言语并不见得是好事,有时候保持沉默更能避免纷争。最后两句“一朝闭口不敢声,莫有谗人在君侧”,则借百舌鸟的沉默寓言,表达了对君主身边小人谗言的担忧,提醒君主警惕身边可能存在的奸佞之人。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通过对百舌鸟的描绘,寓言般地传达了作者对于处世哲学的理解。

收录诗词(539)

姚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成一,、飞卿。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 字:述之
  • 号:蜚卿
  •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 生卒年:1216~1262

相关古诗词

禽言十咏(其五)麦熟也哥哥

晨起凉润疑秋肃,格磔軥辀叫云木。

似催农父急腰镰,村北村南麦皆熟。

屋头场地初雨乾,柳声拍拍儿童欢。

田家未敢冀一饱,父老相呼先了官。

形式: 古风

禽言十咏(其二)泥活活

黄梅蒸雨已几时,路泥活活没马蹄。

前山咫尺似千里,十步九跌行人疲。

漫塍白水秧欲老,黄云渐黑麦攲倒。

泥污后土何时乾,天若怜农放晴好。

形式: 古风

禽言十咏(其六)看蚕娘子得几许

流莺前身织丝女,犹抛金梭学机杼。

隔窗娇唤看蚕姑,娘子看蚕得几许。

今年蚕悭熟处稀,采馀桑叶青满枝。

一年养蚕四番熟,安得长似开元时。

形式: 古风

禽言十咏(其四)郭公

郭公古时亡国馀,姓名尚挂春秋书。

问其故国何丘墟,知善不用恶不除。

今人皆知笑亡郭,胸中亦自镜善恶。

不知山高正呼君,身是郭公犹未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