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皇甫宾客

玄晏家风黄绮身,深居高卧养精神。

性慵无病常称病,心足虽贫不道贫。

竹院君闲销永日,花亭我醉送残春。

自嫌诗酒犹多兴,若比先生是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学习玄晏的清雅家风,像黄绮一样隐居高卧,修养身心。
性情慵懒无病也常说病,内心满足虽然贫穷却不言贫。
在竹院中悠闲度过漫长的日子,我在花亭醉酒送走残春。
自嘲诗酒兴致仍多,如果与先生相比,我算是个世俗之人。

注释

玄晏:指晋代学者皇甫谧,以其字玄晏著称,代表清雅的学风。
黄绮:指汉初的四位隐士——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和东园公,他们都是高洁之士。
性慵:性情慵懒,懒散。
称病:以生病为借口。
竹院:竹林环绕的庭院,象征隐居生活。
花亭:装饰有花的亭子,常用于赏景或宴饮。
残春: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
诗酒:诗歌和酒,常用来代表文人的娱乐。
先生:这里指皇甫谧或其他道德高尚的前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玄晏家风黄绮身,深居高卧养精神"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修炼和追求,"玄晏"暗示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而"黄绮身"则是古代隐士常用的隐喻,意味着清净无为。"深居高卧养精神"则表明诗人通过静坐以培养心性。

"性慵无病常称病,心足虽贫不道贫"两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哲学。他虽然平日里自称有病,但实际上是为了避世而已。同时,他的心灵世界是充实的,即便物质上可能清贫,也不感到不足。

"竹院君闲销永日,花亭我醉送残春"两句,则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的田园生活。他们在竹围成院的环境中悠然自得地消磨时光,在花开的亭子里饮酒赏春,享受着简单而乐趣盎然的生活。

最后,"自嫌诗酒犹多兴,若比先生是俗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还沉迷于诗酒之间未能完全超脱世俗的自我批评。"先生"在这里很可能指的是一位修养高深的隐逸或佛道之士。诗人通过这样的比较,表现出一种对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超脱世俗、崇尚自然与内心平静的情感,是诗人在物欲横流的唐代社会中所表达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酬皇甫庶子见寄

掌纶不称吾应笑,典郡无能我自知。

别诏忽惊新命出,同寮偶与夙心期。

春坊潇洒优闲地,秋鬓苍浪老大时。

独占二疏应未可,龙楼见拟觅分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酬哥舒大见赠

去岁欢游何处去,曲江西岸杏园东。

花下忘归因美景,尊前劝酒是春风。

各从微宦风尘里,共度流年离别中。

今日相逢愁又喜,八人分散两人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酬寄牛相公同宿话旧劝酒见赠

每来政事堂中宿,共忆华阳观里时。

日暮独归愁米尽,泥深同出借驴骑。

交游今日唯残我,富贵当年更有谁。

彼此相看头雪白,一杯可合重推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酬梦得比萱草见赠

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

借问萱逢杜,何如白见刘。

老衰胜少夭,闲乐笑忙愁。

试问同年内,何人得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