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将映地复飞空,冷色遥清石上松。

千载已无人洗耳,祇应流入乱山中。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名为《泉》,作者是明代诗人俞允文。诗中描绘了泉水的奇特景象:它不仅能倒映在地面上,还能腾空而起,显得冷冽而清澈。诗人进一步借用水边石上松树的静谧,衬托出泉水的幽深与不凡。然而,千年以来已经没有人能像昔日的许由那样倾听自然,泉水只能静静地流过乱山之中,暗示着一种人迹罕至、物我两忘的意境。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深深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44)

俞允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园居

萧萧无伴独为家,静里经春任物华。

绿树千章啼百舌,香风吹尽紫藤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吴处士

春来愁雨复愁寒,此夕怜君各尽欢。

明日舟行三十里,城中山色隔城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月落空营旧垒低,寒风猎猎大荒西。

惊魂易断江南梦,恼杀重城未晓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三石篇

太滇以西三巨石,错列荆榛对孤驿。

文彩天开海岳图,面面晶光盈十尺。

吁嗟此石生点苍,云谁置之古路傍。

停车顾盼日将晏,仆夫语罢泣数行。

往年天子新明堂,厥材万国争梯航。

燕山之石白胜玉,何求此物劳要荒。

守臣当日功名亟,檄书夜飞人屏息。

程途初不计山溪,男妇征佣无汉僰。

鞭石难寻渤海神,凿山谁是金牛力。

那许终朝尺寸移,积尸道上纷如织。

中兴令主尧舜姿,一苇圣德超茅茨。

天门万里竟不知,几使黔南无孑遗。

君不见旅獒古训老臣策,枸酱虽甘亦何益。

三石?砑风雨深,千载行人增叹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