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所作的《题建州富沙门楼安济桥十绝呈太守黄彦发》组诗中的第五首,主题围绕安济桥展开,通过描绘安济桥的壮丽与功能,表达了对太守黄彦发的赞誉。
诗中以“江夏无双自妙年,颍川第一早闻天”开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安济桥比作江夏和颍川两地的杰出之物,强调其在地方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卓越成就。接着,“阳和自满千桃李,更欲邦人识济川”两句,进一步赞美安济桥不仅为自然景观增添了一抹春意,更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如同桃李满园,惠及四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安济桥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达了对太守黄彦发的敬仰之情,认为他能主持修建如此重要的桥梁,实乃地方之福。诗中充满了对工程成就的赞叹和对官员政绩的认可,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建设和地方治理的高度关注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