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七十一)

广汉马驹子,十方罗汉僧。

不吃金鸡粟,专衔血战冤。

古龙渊吸乾到底,清凉树靠倒无根。

五处移场弄巇险,化机曾不涉春缘。

休征藏密,地陷天崩。

棠棣花残雁沉影,椎胸未免哭苍天。

形式: 偈颂

翻译

广汉的马驹子,来自四方的罗汉僧。
他们不食珍贵的金鸡粟,只吞咽战斗中的冤屈血。
如同古老的龙渊吸尽水分,清凉树虽倒却无根可寻。
他们在五个地方变换场地,挑战艰险,从未因春天的情感而动摇。
吉祥的预兆隐藏在秘密中,大地震动,天象崩裂。
棠棣花凋零,大雁身影沉寂,捶胸痛哭,只为苍天的不公。

注释

广汉:地名,指四川广汉。
罗汉僧:修行的和尚。
金鸡粟:比喻珍贵的食物。
冤:冤屈。
龙渊:深潭或深渊。
清凉树:象征坚韧的树木。
移场:变换场地。
春缘:春天的情感,可能指爱情或情感纠葛。
休征:吉祥的征兆。
地陷天崩:形容灾难性的变故。
棠棣花:一种植物,象征兄弟情谊。
椎胸:捶胸顿足表达悲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马驹子和罗汉僧的形象隐喻佛法中的修行者。"广汉马驹子,十方罗汉僧",形象生动,马驹子象征着修行者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罗汉僧则代表了佛法高深的境界。"不吃金鸡粟,专衔血战冤",表达出僧人不贪图世俗享乐,而是致力于解救众生于苦难的慈悲情怀。

"古龙渊吸乾到底,清凉树靠倒无根",运用象征手法,龙渊比喻佛法的深邃,清凉树象征智慧,强调修行者的深入探索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五处移场弄巇险,化机曾不涉春缘",描述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但始终不为情感所牵绊。

"休征藏密,地陷天崩",进一步揭示佛法的奥秘和修行者内心的坚定。"棠棣花残雁沉影,椎胸未免哭苍天",以凄凉景象寓示世间沧桑,即使面对困境,修行者仍会悲悯众生,痛心疾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马驹子和罗汉僧的形象,展现了禅宗修行者坚韧、慈悲和智慧的特质,以及他们对世间苦难的深刻关怀。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七十)

茅舍春深,韶华可人。山花裛翠,烟草如茵。

况有寻幽客至,锦囊探句,藜杖挑琴。

握手松根同一笑,高风曾不护东林。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六十九)

无辨古今眼,有辨古今舌。

说得十分真,何如见得彻。

见得彻,耿耿心灯夺夜寒。年年宴赏元宵节。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六十七)

向上机,顶门眼。

察秋毫处暗昏昏,透险崖中平坦坦。

三世诸佛,正视无门,白牯狸奴,活埋何限。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六十六)

道德五千言,深明玄妙句。

云门一字关,截断横陈路。十二峰前,危分险布。

唤醒惺惺石上瞌睡主人公,握手评论,掀眉笑语。

惊放寒梅一两花,漏泄先春,奔驰驿使。

哑,寻香逐臭人无数。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