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旌功庙(其一)

万马环行幄,平沙走控弦。

万方三日临,九鼎一丝悬。

不有维藩议,将为举国迁。

救时平祸乱,功业冠群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与政治的紧张局势,以及在危难之际,英雄人物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壮丽场景。诗中运用了“万马”、“平沙”、“九鼎”、“维藩议”等意象,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深沉的政治意味。

“万马环行幄,平沙走控弦”,开篇以“万马环行幄”描绘战场的壮观景象,战马环绕,军帐密布,预示着即将展开激烈的战斗。“平沙走控弦”则进一步渲染战场的紧张氛围,平旷的沙地上,士兵们拉满弓弦,蓄势待发,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万方三日临,九鼎一丝悬”,这两句转而描述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万方之地的百姓在哀悼,仿佛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九鼎一丝悬”则用象征手法,将国家的命运比作悬于一线的九鼎,形象地表达了国家岌岌可危的状况。

“不有维藩议,将为举国迁”,诗人在此提出,如果没有有效的策略或建议来稳固国家,可能不得不考虑迁都避难。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救时平祸乱,功业冠群贤”,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赞扬那些能够拯救时局、平息祸乱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功绩超越了所有贤能之士。这不仅是对历史上英雄的颂扬,也是对现实中的英雄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挺身而出,化解国家的危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古代社会动荡时期,英雄人物的重要作用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题旌功庙(其二)

李纲才仗钺,谢傅尚围棋。

庙议如羹沸,都城累卵危。

维公际艰步,异世若同时。

指授诸戎帅,从容尽合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旌功庙(其三)

二圣弘兴继,纶音贲贶同。

易名维一惠,赐庙录元功。

精爽风云接,恩光雨露浓。

公神如不死,感荷九原中。

形式: 五言律诗

过横塘

西向横塘过,风凉天又晴。

两山沿路转,一舸问津行。

野水飞云度,斜阳去鸟明。

采莲人不见,遥听唱歌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久客无碍方丈赠觉源讲师

碧殿明秋水,香台下夕阴。

堂空莲漏迥,径转竹房深。

习静疑忘世,含虚已定心。

何时谢尘鞅,来此事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