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软红江波鸭子清。日迟游女遍江城。
红桥度烛缓相迎。
细马隔裙穿镫子,平船素手拨帘旌。
大堤春日往来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画卷。"软红江波鸭子清",江水轻柔,鸭子戏水,画面宁静而清新。"日迟游女遍江城",写出了阳光明媚的午后,女子们在江边游玩的悠闲景象。"红桥度烛缓相迎",红桥上,人们点燃蜡烛缓缓行进,可能是迎接或送别,增添了一份温馨和浪漫。
接下来的两句"细马隔裙穿镫子,平船素手拨帘旌"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子们的动作:她们骑着马,裙摆随着马蹄轻盈摆动,坐在平底船上,纤纤素手轻轻拨动船帘,流露出女性的娇媚与娴静。最后以"大堤春日往来情"收尾,点明了整个场景是春天的大堤上,人们来往频繁,情感交流丰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体来看,毛奇龄的这首《浣溪沙·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江南水乡的春日风情,以及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交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娇女新妆村艳浓。四枝鬟插石榴红。
出门还怕隔溪风。
石镜暗飞山后鹊,荻屏销画水边荭。
西施台馆碧波中。
绿满南园孔雀栖。重花叠叶不通飞。
小姑独出采蔷薇。
珥底珠儿徒刺脸,带穿贝子恐磨衣。
行行立立自寻思。
丛鬓轻笼象格纱。曲尘巾皱翳朝霞。
愁听江阁按红牙。
簪管枉铰银盖叶,绣床空钉白团花。
游丝飞絮近天涯。
水绕空江叶绕枝。竹郎桥畔豆娘祠。
佳人邂逅最堪思。
烛近只将遮幔子,风前长自敛衫儿。
梨花初落酒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