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陈歙州

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旅榇归程伤道路,举家行哭向田园。

空山寂寂开新垄,乔木苍苍掩旧门。

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千秋万代埋于广袤原野,清白家风延续到子孙。
出行归乡之路满悲伤,全家哀泣回归家园。
寂静山中开辟新坟地,苍老大树遮蔽旧宅门。
儒家品行与公共才能究竟何处寻?只可惜那株棠树依然留存。

注释

千秋万古:形容时间长久。
葬:埋葬。
平原:广阔的原野。
素业:清白的家业。
清风:清廉的风气。
子孙:后代。
旅榇:出远门的灵柩。
归程:返回的路途。
伤道路:在路上感到悲伤。
举家:全家。
行哭:边走边哭。
田园:家乡的土地。
空山:寂静的山。
新垄:新的坟墓。
乔木:高大的树木。
旧门:旧时的门。
儒行:儒家的行为准则。
公才:公共才能,指有德行和能力的人。
竟何在:究竟在哪里。
独怜:特别怜惜。
棠树:一种落叶乔木,古人常用来象征忠贞。
一枝存:仅存的一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哭陈歙州》,是一首哀悼故人的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逝者陈歙州的深切哀思和怀念。

“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诗人通过“千秋万古”的时间跨度,表达了对逝者的永久纪念。陈歙州被安葬于平坦的原野之中,而其清廉的品德和事业影响着后代子孙。

“旅榇归程伤道路,举家行哭向田园。”这里表现了诗人在得知故人去世后的悲痛心情。旅途中的棺木,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举家行哭”则显示了逝者生前的人缘和死后的哀荣。

“空山寂寂开新垄,乔木苍苍掩旧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情感。新坟土堆在空旷的山中显得格外突兀,而长满了苔藓的古树则似乎在守护着逝者生前的门庭若市。

“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逝者学问和才能的怀念,以及对其遗产的珍惜。就像那孤零零剩下的棠树枝条,虽然微小,却成为记忆中唯一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哀悼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

共悲来夏口,何事更南征。

雾露行人少,潇湘春草生。

莺啼何处梦,猿啸若为声。

风月新年好,悠悠远客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夏口送徐郎中归朝

星象南宫远,风流上客稀。

九重思晓奏,万里见春归。

棹发空江响,城孤落日晖。

离心与杨柳,临水更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夏中崔中丞宅见海红摇落一花独开

何事一花残,闲庭百草阑。

绿滋经雨发,红艳隔林看。

竟日馀香在,过时独秀难。

共怜芳意晚,秋露未须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

渐入云峰里,愁看驿路闲。

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

且喜怜非罪,何心恋末班。

天南一万里,谁料得生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