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夜归》描绘了诗人深夜归来所感受到的寂静与凄凉。首句“不觉归来夜”,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引入夜晚的氛围,暗示出时间的流逝和归家的自然状态。接着,“夜深寒气增”一句,通过寒气的增加,渲染了夜晚的寒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风飘前屋瓦,鼠齧后山藤”两句,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风声与鼠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略带恐怖的环境。这里的“前屋瓦”与“后山藤”形成对比,前者是稳固而静止的,后者则是脆弱且易受侵害的,两者共同构成了夜晚的生动画面。
“欲落上弦月,犹存亡妇灯”则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上弦月即将隐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亡妇灯”则寄托了诗人对已故妻子的怀念之情,灯光虽在,但人已不在,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思念。
最后,“垂帘就襟枕,竟夕寐无能”描述了诗人归家后的动作与心境。垂帘意味着关闭外界的喧嚣,就襟枕则是寻求安慰与休息,然而“竟夕寐无能”表明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也无法入眠,内心的情感难以平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夜归家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