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妙峰阁慧照堂

妙峰阁外云收翳,慧照堂中日放光。

大地山河都见了,此心聊寄一垆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面,通过妙峰阁与慧照堂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妙峰阁外云收翳”,描绘了妙峰阁外云雾散去的景象,暗示着一种清朗明净的心境。妙峰阁作为背景,其神秘与高雅的气质,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氛围。“云收翳”则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清明,仿佛一切杂念都被这清风白云所带走。

次句“慧照堂中日放光”,将视线转向慧照堂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堂内,不仅照亮了空间,也寓意着智慧之光的普照。慧照堂作为精神的栖息地,其内部的光明象征着内心的觉醒与智慧的启迪,是心灵深处的一片净土。

后两句“大地山河都见了,此心聊寄一炉香”,将视角从个体扩展到整个世界。诗人通过“大地山河都见了”这一表述,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包容与理解,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此心聊寄一炉香”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一炉香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绪,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安宁。这里的“炉香”不仅是物质上的香火,更是精神上的寄托,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妙峰阁与慧照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美好愿景的寄托。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叶筠元礼留饮(其一)

天造移居汉水湄,岭边欣与故人期。

红灯暖照金波动,全胜来仙阁上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叶筠元礼留饮(其二)

殷勤留我共清樽,无限情怀子细论。

天色亦如人意好,晚来星斗满前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寓寿宁方丈州人求识面继来焚香作礼戏呈晓老

维摩丈室一张床,暂寄清宵梦几场。

却被閒人作禅看,竞来合掌要焚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戏灵川令王洵仁仲

长官贪着祖师禅,有甚心情问我船。

一只逃归两只破,谩凭江槛望灵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