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

太一判元始,百川汇鸿濛。

淼淼甲子门,吞吐骊龙宫。

鼓入珠江潮,堑隔陀城东。

纳污本无意,洗日谁言功。

凭高寄遐瞩,爽豁夷心胸。

愿言驾一苇,直探瀛与蓬。

翻然越长思,感尔良冲冲。

昔焉济商舶,百货殷成丰。

今乃集夷丑,群妖煽其凶。

水角天且遥,驱民以从戎。

海若固有灵,海滨馘蜺虹。

再见波不扬,皞皞成周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望海》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海洋景象。开篇“太一判元始,百川汇鸿濛”象征大海的起源和汇聚,犹如天地初开时的洪荒之力。接着,“淼淼甲子门,吞吐骊龙宫”形象地展现了大海的广阔与神秘,仿佛是龙宫的门户,潮起潮落之间显现出威严。

“鼓入珠江潮,堑隔陀城东”描述了珠江潮汐的壮观,以及与远方陀城的地理隔阂。诗人感慨大海的包容性,“纳污本无意,洗日谁言功”,看似无心接纳污秽,实则具有洗涤万物的力量。

“凭高寄遐瞩,爽豁夷心胸”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的豪情,开阔了心境。他渴望乘风破浪,“愿言驾一苇,直探瀛与蓬”,表现出对探索未知海洋的向往。

然而,诗中也寓含忧虑,“翻然越长思,感尔良冲冲”,感叹世事变迁,昔日商船繁荣已不在,如今却面临夷狄入侵,百姓受苦。“昔焉济商舶,百货殷成丰”与“今乃集夷丑,群妖煽其凶”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时代的动荡。

最后,“水角天且遥,驱民以从戎”表达对战争的无奈,期待海神能庇佑人民,恢复太平。“再见波不扬,皞皞成周风”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盛世的向往,希望海面平静如昔,重现周代的繁荣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大海为载体,寓言深刻,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民族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679)

庞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 字:振卿
  • 籍贯:广东南海

相关古诗词

人日喜晴

岁律更新序,疑当混沌初。

冥云连岁隔,积雨两旬过。

鸡犬悽寒晦,牛羊怯陟阿。

策马欲出门,将行复蹉跎。

天运有旋转,阴极当阳和。

且喜逢人日,忽忽开云罗。

祥光烛太宇,漏照翘林坡。

万木欣向荣,好鸟鸣且歌。

故老相传语,占年生意多。

朝野庆熙皞,海戎息干戈。

亿载仰大明,重离照山河。

形式: 古风

闻大成乐

大音久不作,干羽云潜凋。

慨无札观鲁,喜有齐闻韶。

获麟遽穷泣,仪凤安可招。

聊为语师挚,于焉托颜瓢。

苟得行武城,莞尔良逍遥。

岂图千载下,俎豆崇累朝。

礼明乐具举,情备文亦昭。

合止谐祝圉,升歌间笙箫。

两阶列籥翟,万武扬飘绡。

美善见韶箾,揖逊亲唐尧。

昔曾俨对越,奏假凝焄蒿。

今来谒庭庑,钧天闻青霄。

岂徒象删述,德迈功前超。

生民绍物轨,百王式宗标。

邈予寄遐想,旷世神交遥。

愿言继忘味,岂曰知音寥。

形式: 古风

寒食

寒食不寒食,广与邺俗殊。

感此寒食辰,怆然罢琴书。

晋文亦英君,患难与之俱。

而乃忘安乐,弃置绵山居。

臣心有如石,屹立不可渝。

臣心有如火,烈烈谁能濡。

吾闻古来相,梦肖筑岩壖。

亦有勤故交,物色勤劬劬。

胡为烈山泽,虐焰无遗株。

抱木以自完,长使行人吁。

形式: 古风

有怀九章寄北途滨江诸友九首(其一)

江水何茫茫,北风送南寒。

搅我幽人怀,极目驰江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