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袭美洞庭观步奉和次韵

闻君游静境,雅具更摐摐。

竹伞遮云径,藤鞋踏藓矼。

杖斑花不一,尊大瘿成双。

水鸟行沙屿,山僧礼石幢。

已甘三秀味,谁念百牢腔。

远棹投何处,残阳到几窗。

仙谣珠树曲,村饷白醅缸。

地里方吴会,人风似冉厖。

探幽非遁世,寻胜肯迷邦。

为读江南传,何贤过二庞。

形式: 排律 押[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游子在大自然中游览的景象,充满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从“闻君游静境,雅具更摐摜”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是对远离尘世喧嚣、寻找心灵宁静的渴望。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竹伞遮云径”,形象地描绘了一条被竹林遮蔽的小路,给人以幽深之感。"藤鞋踏藓矼"则展现了行走在这宁静环境中的脚步声响,增添了一种自然与和谐的氛围。

“水鸟行沙屿,山僧礼石幢”描绘的是山中僧人对自然景物的尊敬之情,这里的“水鸟行沙屿”可能象征着生命在大自然中的自由流动,而“山僧礼石幢”则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崇拜与敬畏。

“已甘三秀味,谁念百牢腔”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喜悦,以及对世俗纷争的淡忘。"远棹投何处,残阳到几窗"则是时间流逝和光阴的变化,带有一丝留恋与不舍。

“仙谣珠树曲,村饷白醅缸”描绘了一个田园诗意中的美好画面,而"地里方吴会,人风似冉厖"则是对这个地方文化氛围的赞美,以及对人们性格的描述。

“探幽非遁世,寻胜肯迷邦”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探索和寻觅,以及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坚守和热爱。"为读江南传,何贤过二庞"则是诗人通过阅读古籍,对历史上的英杰人物的崇敬与追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田园生活、自然美景以及文化遗产的深切赞美之作。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江南冬至和人怀洛下

昔居清洛涯,长恨苦寒迟。

自作江南客,稀迟下雪时。

有烟栖菊梗,无冻落杉枝。

背日能寻径,临风尚覆棋。

鸟声浑欲转,草色固应知。

与看平湖上,东流或片澌。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江墅言怀

病身兼稚子,田舍劣相容。

迹共公卿绝,贫须稼穑供。

月方行到闰,霜始近言浓。

树少栖禽杂,村孤守犬重。

汀洲藏晚弋,篱落露寒舂。

野弁欹还整,家书拆又封。

杉篁宜夕照,窗户倚疏钟。

南北唯闻战,纵横未胜农。

大春虽苦学,叔夜本多慵。

直使貂裘弊,犹堪过一冬。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自和次前韵

命既时相背,才非世所容。

著书粮易绝,多病药难供。

梦为怀山数,愁因戒酒浓。

鸟媒呈不一,鱼寨下仍重。

晚桁蓑兼褐,晴檐织带舂。

著签分水味,标石认田封。

此地家三户,何人禄万钟。

草堂聊当贵,金穴任轻农。

把钓竿初冷,题诗笔未慵。

莫忧寒事晚,江上少严冬。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和袭美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次韵

我志如鱼乐,君词称凤衔。

暂来从露冕,何事买云岩。

水石应容病,松篁未听谗。

罐香松蠹腻,山信药苗缄。

爱鹭欹危立,思猿矍铄獑。

谢才偏许朓,阮放最怜咸。

大乐宁忘缶,奇工肯顾瑊。

客愁迷旧隐,鹰健想秋毚。

砚缺犹慵琢,文繁却要芟。

雨馀幽沼净,霞散远峰巉。

洗笔烟成段,培花土作杴。

访僧还觅伴,医鹤自须监。

荒庙犹怀季,清滩几梦严。

背风开蠹简,冲浪试新帆。

闷忆年支酒,闲裁古样衫。

钓家随野舫,仙蕴逐雕函。度岁赊羸马,先春买小?。

共疏泉入竹,同坐月过杉。

染翰穷高致,怀贤发至諴。

不堪潘子鬓,愁促易髟髟。

形式: 排律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