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首(其一)

德山托钵话,低头得人怕。

三家村里人,醉后胡厮骂。

形式: 偈颂 押[祃]韵

翻译

德山禅师手持饭碗讲道
他低头的样子让人敬畏

注释

德山:指唐代著名禅师德山宣鉴。
托钵:佛教僧侣化缘时手持的食具。
话:讲道或说法。
低头:表示谦逊或庄重。
得人怕:使人敬畏。
三家村:农村或小社区。
村里人:村民。
醉后:喝醉酒之后。
胡厮骂:随意乱骂,无理取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梵琮所作的《颂古四首》中的第一首。诗的内容简短而富有禅意。"德山托钵话"指的是唐代著名禅师德山宣鉴的故事,他以直截了当的语言传授佛法,常手持木鱼或瓦钵作为教具。"低头得人怕"则暗示禅师的智慧深邃,让人敬畏,不敢轻易抬头直视。

接下来两句"三家村里人,醉后胡厮骂"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村夫俗子在酒后言行无忌,随意争吵。这与前两句形成对比,反映出禅宗追求的超脱世俗、内心清净的境界。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寓言般地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对于世俗纷扰的淡然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日常生活场景为背景,借禅宗典故和村夫醉态,传达出禅宗的智慧和超脱精神,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收录诗词(166)

释梵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九十三首(其七十九)

也大奇,也大奇,住个庵儿最好嬉。

两个儿童忽相打,中间一攧少人知。

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归。

形式: 偈颂

偈颂九十三首(其六十八)

今朝十月半,批判旧公案。

达磨不会单传,夫子不会一贯。

老聃不会无为,洞宾不会煅炼。

长老不会说禅,衲僧不会穿线。

万象光中容易度,一毫头上最难逢。

半夜玉兔怀胎,天明金鸡生卵。

养得凤凰儿,百鸟不敢看。

踏折梧桐枝,飞去天崖畔。

招手唤归来,云中得相伴。

饮啄皆自然,一切总成见。

凤凰儿,凤凰儿,被阎老子索饭钱。

如何支遣,但对他点头三下,依实供款。

形式: 偈颂

偈颂九十三首(其九十一)

衲僧家,达己灵。有通变,解逢迎。

世人既已浊,不可自言清。

世人既已醉,不可自言醒。

和光同尘去,头头总见成。

岂不见昔年党太尉,无分无晓最分明。

形式: 偈颂

偈颂九十三首(其九十)

今朝正月半,万物尽更新。

衲僧无一物,何物当慇勤。

银烛高煇天上月,灯花开遍洞中春。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