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陵

下牢溪畔水,楚客送扬舲。

木落丹枫岸,沙明赤坂亭。

眼中秋望阔,愁外蜀山青。

此去三巴近,清猿定饱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下牢溪畔的秋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首句“下牢溪畔水,楚客送扬舲”,以“下牢溪”为背景,引入了楚地的风土人情,仿佛能听到楚客在溪边送别行舟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

接着,“木落丹枫岸,沙明赤坂亭”两句,通过“木落”、“丹枫”、“沙明”、“赤坂亭”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色,枫叶如火,沙滩明亮,赤色的亭子点缀其间,色彩鲜明,层次丰富,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眼中秋望阔,愁外蜀山青”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站在广阔的秋景中,心中却充满了愁绪,远处的蜀山在秋色中显得格外青翠,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暗示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向往。

最后,“此去三巴近,清猿定饱听”一句,预示着诗人即将前往的地方——三巴(今四川盆地),表达了对即将到来旅程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清猿鸣叫将成为伴随,增添了一丝旅途的孤独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秋日山水画卷,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8)

冯誉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同熊宪使韩宪使张助甫潘参何国珍水部吴约卿侍御寻三游洞分韵四首(其一)

群峰斜枕郡城楼,石洞高悬最上头。

秀削芙蓉天外出,青连云树镜中浮。

涛声东注翻巫峡,雨色西行暗楚丘。

鸥鸟狎人闲自舞,亦知吾意已灵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同熊宪使韩宪使张助甫潘参何国珍水部吴约卿侍御寻三游洞分韵四首(其二)

层峦回合俨枋栊,楼阙双开杳霭中。

华表鹤归留瞑色,虚堂人语落秋空。

山腰玉髓含云白,石窍丹砂映日红。

入夜振衣攀绝巘,箫声疑在月华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日同熊宪使韩宪使张助甫潘参何国珍水部吴约卿侍御寻三游洞分韵四首(其三)

洞门深处碧云多,万木森森鸟自过。

短棹乘风看石壁,长镵随舄入云罗。

溪流浅水寒仍绿,草没遗碑断欲磨。

下看澄波横素练,黄昏渔火带星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秋日同熊宪使韩宪使张助甫潘参何国珍水部吴约卿侍御寻三游洞分韵四首(其四)

山蟠楚塞控三巴,谷口招寻此更嘉。

落日荒荒悲鸟道,炊烟漠漠隐人家。

参差月宇千峰合,窈窕云门一径斜。

蟹佩同君还北望,遥瞻紫气满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