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放舟于江面上,千里波涛,云水茫茫,经过吴山只是稍微的浏览了一下景色。云层密密聚集在水府附近,江涛汹涌追随着巫山神女奔走。众水汇成大江滔滔东注人海。匆匆奔波向南的北方游子,满怀壮志却偏感报国到无门,随着年华流逝忽然觉得要走到垂暮之年。想起伊阙和嵩山的隐居生活,跟巢父、许由一样的林下故友,那时的生活竟如同南柯一梦,很快消失转眼之间已成过去。
回望中原金兵还未彻底扫除,试问人间抗敌的英雄在何处?空怀有报效国家的奇谋良策,可怜无人赏识不被重用,白羽箭早已堆积满了灰尘。想当年东吴末帝孙皓用铁索横截江面,晋军烧断铁索,战船长驱东下,攻破金陵,吴主孙皓被迫投降心情无比悲苦。如今我只能独自愁敲桂木短桨,悲愤地低诵那古曲梁父吟,热泪像雨一样横流,止不住心中万分的悲伤。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凌渡去:乘风破浪而去。
凌,渡,逾越。
略为:稍微,形容时间短暂。
吴山:泛指江南之山。
留顾:停留瞻望。
水府:星官名。
谓天将下雨。
神女:指传说中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
九江:诸水汇流而成的大江。
九,极言其多。
长江由众多支流汇聚而成,故曰九江。
北客:北方南来之人,作者自称,因其家在洛阳,故曰北客。
翩然:指舟行迅疾如飞。
伊嵩:伊水与嵩山,均在河南境内。
巢由:巢父、许由,都是古代的隐士。
遽:就。
如许:如此。
妖氛:凶气,指金兵。
白羽:白羽扇,古代儒将常挥白羽扇,指挥作战。
桂棹:船桨的美称,此代指船。
梁父:即《梁父吟》,一作《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
今存古辞,传为诸葛亮所作。

鉴赏

这首词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富表现力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感慨。

开篇“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一句,既展示了作者放眼远方、胸怀壮志的气概,也流露出对美好景致的不舍与眷恋之情。这里的“吴山”常被用以代指江南地区,诗人通过这种地理标识性元素,传达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

接下来的“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几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这里的“云屯”、“水府”等词汇,不仅塑造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山水画卷,更通过“神女”的意象,增添了超凡脱俗的神秘色彩。而“九江东注”则是对浩瀚江河之势的描写,流露出一种奔腾向前的力量感。

诗人随后转入内心世界,“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这里,“北客”指的是身处异乡的游子,而“壮心”与“偏感”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英勇岁月的怀念和现在时光易逝的无奈。这些情感在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哀愁。

紧接着,“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几句,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通过“伊嵩”、“旧隐”等意象,唤起了与老朋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而“南柯梦”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那些如同南柯一般虚幻而又遥不可及的愿望。

中间,“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一句,诗人的视角突然拉远,从个体的感伤转向对整个时代的反思。这里的“妖氛”暗指乱世,而“英雄何处”则是对英雄人物在当下社会中的缺失与渴望的表达。

最后,“奇谋报国, 可怜无用,尘昏白羽。”几句,则充满了深深的悲哀。诗人通过“奇谋报国”的理想与现实中“可怜无用”的落差,抒发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使命感的沉重忧虑。而“尘昏白羽”则是一种象征,用以表达那种被时代的尘埃所遮蔽、光芒难现的英雄气概。

结尾处,“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一句,通过对铁索横江与锦帆破浪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不甘心中的困顿。这里的“孙郎”常指历史上的人物,如孙策、孙权等,而“良苦”则是对他们英勇事迹与最终命运的感慨。

全词以“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收尾,这几句通过“敲桂棹”、“悲吟梁父”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内心深沉的忧郁与哀伤。而最后的“泪流如雨”,则是这种情感达到顶峰的表现。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人物以及个人情感的多维度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怀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它不仅是一次艺术上的尝试,更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独特表达。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五)对月有感

天宇著垂象,日月共回旋。

因何明月,偏被指点古来传。

浪语修成七宝,漫说霓裳九奏,阿姊最婵娟。

愤激书青奏,伏愿听臣言。诏六丁,驱狡兔,屏痴蟾。

移根老桂,种在历历白榆边。

深锁广寒宫殿,不许姮娥歌舞,按次守星躔。

永使无亏缺,长对日团圆。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

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

冀望封侯一品,侥倖升仙三岛,不死解烧金。

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

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

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

澹澹飞鸿没,千古共销魂。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

中秋一轮月,只和旧青冥。

都缘人意,须道今夕别般明。

是处登临开宴,争看吴歌楚舞,沈醉倒金尊。

各自心中事,悲乐几般情。烛摧花,鹤警露,忽三更。

舞茵未卷,玉绳低转便西倾。

认取眼前流景,试看月归何处,因甚有亏盈。

我自阖门睡,高枕笑浮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和董弥大中秋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

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

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

莫指关山路,空使翠蛾颦。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

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

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十二数亏盈。

未必来年看,得似此回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