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弥陀颂(其六)

不是山僧说是非,修行魔事要君知。

直须紧峭草鞋底,透过娑婆五欲池。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怀深所作的《念弥陀颂(其六)》。诗中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佛教哲理。

“不是山僧说是非”,开篇即点明,不是山中的僧人说三道四,而是修行之人需要明白,世间的是非对错并非外在评判所能完全把握,修行者需内省自悟。

“修行魔事要君知”,进一步强调修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诱惑与挑战,即所谓的“魔事”。这些考验并非外界强加,而是修行者内心深处的欲望与恐惧,需要修行者自己去认知和克服。

“直须紧峭草鞋底,透过娑婆五欲池”,最后两句则以形象的比喻,阐述了修行的真谛。紧峭的草鞋底象征着修行者坚定的决心和不畏艰难的精神;“透过娑婆五欲池”则意味着通过修行,超越世俗的欲望与烦恼,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解脱。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升华与自由。

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寓意深刻,既体现了佛教修行的内在要求,也蕴含了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家中四威仪(其一)

家中行,寻常违顺不须争。

若知步步无阶级,何必莲华脚下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家中四威仪(其二)

家中住,早起开门夜闭户。

运水般柴莫倩人,方知佛是凡夫做。

形式: 古风

家中四威仪(其三)

家中坐,一室寥寥是什么。

灵光一点甚分明,何必青山寻达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家中四威仪(其四)

家中卧,展脚缩脚皆由我。

若能一觉到天明,始信参禅输懒堕。

形式: 古风 押[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