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朝议见寄二首(其一)

念公事业未能归,莫厌京尘化客衣。

游子固闻怀楚玉,垂堂应每倚荆扉。

仲舒正尔宜投策,丘嫂从渠不下机。

他日秋风雕鹗便,雍容车骑更光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思念你的事业还未完成,不要厌倦京城的尘土沾染了你的衣服。
在外游子本就听说你怀念楚地的美玉,站在堂前想必常常倚靠荆门。
董仲舒这样的贤才正适合放下书卷,丘嫂你尽管织布无需停下机杼。
将来秋风吹过,你定能如雕鹗展翅,那时威仪的车骑将会更加光彩照人。

注释

念:思念。
公事业:指公务或理想事业。
未能归:尚未完成。
京尘:京城的尘土,比喻仕途的艰辛。
化客衣:形容在京生活的不易。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怀楚玉:怀念楚地的美玉,比喻对故乡的思念。
垂堂:堂前。
荆扉:荆门,代指故乡。
仲舒:董仲舒,西汉学者,此处借指有才华的人。
投策:放下书卷,比喻放弃仕途。
丘嫂:借指在家操持家务的妻子。
下机:停止织布。
秋风雕鹗:秋天的猛禽,比喻有能力的人。
雍容:仪态庄重,气度不凡。
车骑:乘车出行,象征地位和权力。
光晖:光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陈朝议在京都未能如愿归乡的关怀与理解。首句"念公事业未能归"直接点出友人忙于公务而无法回归故里,流露出对友人辛劳的同情。"莫厌京尘化客衣"进一步劝慰友人不必厌倦京城的尘世生活,暗示其在外奔波也是暂时的。

接下来两句"游子固闻怀楚玉,垂堂应每倚荆扉"以游子思乡和友人想象中的家居画面,展现了友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仲舒正尔宜投策"引用了董仲舒的故事,意指友人应放下书卷,顺应时势,这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寓含着对仕途的微妙看法。

"丘嫂从渠不下机"引用《后汉书》中关于丘俭的典故,表示友人不必过于执着,家中的事情自有安排,暗示对家庭生活的信任。最后两句"他日秋风雕鹗便,雍容车骑更光晖"预祝友人未来能如雕鹗展翅,仕途顺利,荣归故里,显现出光彩照人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心,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和国器因以奉勉

宿云浓澹弄空明,桃李吹香雨屡经。

燕识旧巢犹颉颃,枝骈新绿尚芳馨。

力田须待年多黍,知病好寻参与苓。

莫为无家动乡思,且筹杰论献明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国器喜以事业为怀二首(其二)

久无轩冕意,出处亦何心。

世味思三沐,花风快一襟。

喜君方砺志,顾我岂知音。

医手非吾事,深惭不可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国器喜以事业为怀二首(其一)

郑氏传家学,诗书不愧心。

佩刀知素业,左序况同襟。

但喜知难字,何能识至音。

小轩多暇日,为赋九州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绍兴次子所寄诗

连旬零雨暑犹强,未信人间八月凉。

瓮里曲生初泛蚁,壶中桂子并寻芳。

斑衣未遂兰玉集,吾子少留云水乡。

门户喜犹家法在,诗情辄莫似王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