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功成名就的官员在湖南的隐居生活,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联“别业湖南门反关,功成早已挂冠还”开篇即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归隐的选择,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颔联“五株绿柳迁黄鸟,十里青山放白鹇”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隐居地的宁静与生机,绿柳、黄鸟、青山、白鹇,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生命力的画面。颈联“长剑倚天人境寂,绝弦流水夜窗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人物内心的平静,长剑象征着过去的功名,如今已无须佩戴,绝弦的琴声与流动的溪水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尾联“传家唯有图书在,灯火西斋手自删”则揭示了诗人对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个人生活的自我选择,即使在隐居中,也保持着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自然的转变,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内心平和的过程,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