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

灵岩之境最超卓,高隐翠微浸碧落。

迢迢一径倒青松,壁立危门敞虚阁。

敞虚阁,见寥廓,万叠青山连海角。

山田疏密布棋文,行看远近分凫雀。

入虚堂,真邃寞,太古以来天所凿。

上如屈曲老龙腰,下似空明巨鳌壳。

豁然平铺如琢削,低不碍人高可摸。

洞彻中开隐籁传,虚通远映飞光铄。

烟岚前后如帘幕,洞户东西迢锁钥。

明月宵涵两玉壶,白云晓度长银索。

壶天春秋长不恶,琼室夏凉冬燠若。

老僧雪夜不新炉,童子炎天尚狐貉。

夜静风清冰露薄,天碧境寒河汉烁。

泠泠风吹叱斗牛,浩浩清声生万壑。

我欲飞王乔之凫,呼丁令之鹤。

架羽仗之轻车,奏灵台之妙乐。

披星机绘素以为衣,举金茎沆瀣以为酌。

呼群仙以遨游,休此岩而宴乐。

酒容渔父参,棋许樵夫著。

不知乌之东飞,兔之西跃。

相将远逐无穷滨,逍遥永脱尘缘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山石、林木、云雾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灵岩之境,高峻而翠绿,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壁立危门,敞虚阁上,寥廓间见万叠青山连绵至海角,显示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渴望。山田疏密布棋文,行看远近分凫雀,则是对自然景观中生机与秩序之美的描绘。

入虚堂之后,诗人的情感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太古以来天所凿的洞穴,如同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上如屈曲老龙腰,下似空明巨鳌壳,是对自然奇观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隐喻。豁然平铺如琢削,则是对洞穴中空间结构的描写,低不碍人高可摸,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空间的亲和感与审美体验。

接下来的内容,洞彻中开隐籁传,虚通远映飞光铄,是对自然之神秘与光线变化的描绘。烟岚前后如帘幕,洞户东西迢锁钥,则是对景观中烟云变幻与空间闭合性的描述。明月宵涵两玉壶,白云晓度长银索,是夜与昼、静谧与流动之间的对比,也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颂。

随后,诗人写到了老僧雪夜不新炉,童子炎天尚狐貉,这些生动的细节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态度与心灵状态。夜静风清冰露薄,天碧境寒河汉烁,则是对夜晚景色的一种抒情,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泠泠风吹叱斗牛,浩浩清声生万壑,是对自然之声音的描写,这里的"泠泠"与"浩浩"都是对山谷间回响的声音艺术再现。接着,我欲飞王乔之凫,呼丁令之鹤,架羽仗之轻车,奏灵台之妙乐,是诗人对于飞翔、音乐和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

披星机绘素以为衣,举金茎沆瀣以为酌,则是对诗人精神世界的装饰与享受的一种描写。呼群仙以遨游,休此岩而宴乐,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憧憬,也是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一种表达。最后,酒容渔父参,棋许樵夫著,不知乌之东飞,兔之西跃,则是在描绘一场仙人宴乐的画面,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与空间的一种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仙境生活的憧憬表达,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尘世的心灵世界。

收录诗词(9)

何子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渭八景(其三)北涧双流

华溪有水绿如苔,迎会双溪右涧来。

二派合流川两道,四山环拥翠千堆。

寻源未许停渔棹,修禊应堪泛羽杯。

夹岸桃花开烂漫,落红随浪泛天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留题延庆院

一峰环合柏苍苍,中有金仙古道场。

夜半雨声来枕上,顿令炎热变清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西施吟

曾将分镜泪,洒向馆娃宫。

狐到亡吴日,天留霸越功。

魄堪寒夜月,香亦扑秋风。

愧杀辘轳辈,鱼须出袖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挽修撰先生

在昔虞庠日,尝陪陈少阳。

词倾三峡水,忠烈九秋霜。

药石尘丹扆,琅玕宝皂囊。

后来门下士,多有紫薇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