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卿画(其三)

老桂吹香袭绛袍,并将秋兴写秋毫。

何人记得南楼夜,月过松梢一丈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刘耀卿画(其三)》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老桂吹香袭绛袍",通过"老桂"和"袭绛袍"的意象,暗示了画面中的人物可能是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老人,他身边的老桂树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增添了秋日的韵味。"并将秋兴写秋毫",则进一步描绘了老人在这样的季节里,或许正在挥毫泼墨,将自己的秋日思绪寄托于笔端,展现出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

后两句"何人记得南楼夜,月过松梢一丈高",则转向了对往昔情景的回忆。诗人问及,还有谁记得那南楼之夜,那时明亮的月光穿过松枝,投下一道长长的影子,显得格外高洁。这两句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艺术创作灵感的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文人墨客在秋夜月下创作的场景,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情感上的深沉,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797)

凌云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字:彦翀
  • 籍贯:浙江仁和

相关古诗词

刘耀卿画(其四)

曾倚江亭看雁飞,梅花和雪亚荆扉。

客帆自向沙头落,不是山阴兴尽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画(其一)子陵

世祖中兴忆故人,风云不应应星辰。

一丝九鼎关轻重,未必丹青写得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画(其二)巢父许由

清谈又复到巢由,洗耳元非况饮牛。

尧舜得人天下事,画师那识帝心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画(其三)仁知山水

仁知微分动静间,不师端木即师颜。

图中隐者无名姓,乐水何妨更乐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