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闻笙箫思□□灵芝宫事作

笙箫婉娈落人间,目极灵芝宫不还。

犹喜遗音吾独识,且教明月住空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笙箫的旋律温柔地飘落在人间
目光远眺那灵芝仙宫却无法返回

注释

笙箫:古代乐器,类似笛子和箫的合奏。
婉娈:形容声音优美动听。
目极:极目远望。
灵芝宫: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仙境。
不还:不能返回。
遗音:遗留下来的美妙音乐。
吾独识:只有我能够识别。
且教:姑且让。
明月:明亮的月亮。
空山:寂静的山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神秘的画面。"笙箫婉娈落人间",以笙箫的悠扬旋律起笔,暗示了乐声从仙界飘然而至人间,其婉转动人,仿佛将听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地。"目极灵芝宫不还",诗人通过视觉意象,表达了对那传说中的灵芝宫的向往与留恋,但又无法亲身返回,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向往之情。

"犹喜遗音吾独识",诗人庆幸自己能识别出这来自仙境的音乐,暗含着一种孤独的欣赏者身份,同时也揭示了他对超凡之美的独特感知。最后,"且教明月住空山",诗人借明月寓言,希望这美妙的笙箫乐音能在空寂的山中长存,让明月也为之驻足,增添了诗的意境和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笙箫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美好事物的珍视,展现出宋人对于超凡与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不眠

孤客危冠不得眠,清灯古像共安禅。

鬼神未用来听法,我自观心绝世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书刘仲更春秋灾异后

志苦言危凛雪霜,何人敢唤作刘郎。

休论瑞应誇图牒,羞死当年顾野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书怀二绝句(其二)

古木江亭懒不开,书空自笑兴悠哉。

苍苔一径浅深遍,知道无人向此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书怀二绝句(其一)

老境才来便辄留,龙门胜韵去悠悠。

此怀京洛愁无限,更对沧江烟雨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