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江亭有怀王抚州秦曲靖》是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不道登临忆别离,春悲还更比秋悲”,开篇即以“不道”二字引出意外之感,诗人本无意于登高望远,却在春日里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离别的伤痛,这种悲情甚至超过了秋日的凄凉。春日的生机与离别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山川信美非吾土,丧乱相仍复几时”,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情。山川虽美,但并非自己的故乡,面对连绵不断的战乱,诗人不禁思考这样的苦难何时才能结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和平回归的渴望。
颈联“渐觉衣冠人事尽,应怜疾病报书迟”,诗人感叹随着时间的流逝,身边熟悉的人事逐渐消失,而远方的亲人或友人传来消息也总是延迟,充满了无奈和孤独。这里不仅体现了个人生活的变迁,也暗含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尾联“圣朝坐论须才杰,流落江湖恐未宜”,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的期待,希望朝廷能重用人才,解决国家的困境。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身世的自嘲,暗示自己或许并不适合漂泊江湖的生活状态。这一联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