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东湖书院为吴献臣亚卿赋》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通过对东湖书院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氛围与学术追求。
首联“高情偏爱水云村,书院新开地望尊”开篇即点明了书院选址于山水环绕之地,环境清幽,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知识殿堂的尊重。次联“未说五车堪实腹,要将诸子共寻源”则表达了书院不仅藏书丰富,更注重引导学子深入探究学问的根源,追求知识的真谛。
颈联“风回远渚渔歌断,月满中庭桂影繁”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夜晚景象,远处的渔歌渐息,月光洒满庭院,桂树的影子在月色下繁复而美丽,这样的场景既烘托了书院的静谧氛围,也暗示了学子们在知识海洋中探索的孤独与坚持。
尾联“谁信我非曾宿客,晓来倾盖已忘言”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书院深厚文化底蕴的感慨。即便是未曾在此住宿的过客,在清晨离开时,也已沉浸在书院的氛围中,忘记了言语,仅余内心的震撼与感悟。这不仅是对书院教育效果的肯定,也是对知识力量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东湖书院作为学术殿堂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对学子心灵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