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书院为吴献臣亚卿赋

高情偏爱水云村,书院新开地望尊。

未说五车堪实腹,要将诸子共寻源。

风回远渚渔歌断,月满中庭桂影繁。

谁信我非曾宿客,晓来倾盖已忘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此诗《东湖书院为吴献臣亚卿赋》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通过对东湖书院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氛围与学术追求。

首联“高情偏爱水云村,书院新开地望尊”开篇即点明了书院选址于山水环绕之地,环境清幽,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知识殿堂的尊重。次联“未说五车堪实腹,要将诸子共寻源”则表达了书院不仅藏书丰富,更注重引导学子深入探究学问的根源,追求知识的真谛。

颈联“风回远渚渔歌断,月满中庭桂影繁”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夜晚景象,远处的渔歌渐息,月光洒满庭院,桂树的影子在月色下繁复而美丽,这样的场景既烘托了书院的静谧氛围,也暗示了学子们在知识海洋中探索的孤独与坚持。

尾联“谁信我非曾宿客,晓来倾盖已忘言”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书院深厚文化底蕴的感慨。即便是未曾在此住宿的过客,在清晨离开时,也已沉浸在书院的氛围中,忘记了言语,仅余内心的震撼与感悟。这不仅是对书院教育效果的肯定,也是对知识力量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东湖书院作为学术殿堂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对学子心灵的深刻影响。

收录诗词(510)

罗钦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怡轩藩检以使事便道过家省墓讫遂还任

昼游初洽又辞乡,绿水红莲引兴长。

寝食未忘公事了,姓名曾列荐书香。

洲连驿树藏鹦鹉,山染晴云跃凤凰。

早晚政成应入奏,更从天上沐恩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通政弟赴京

东园花木正芳菲,谁遣行藏与愿违。

还阙未嫌双鬓短,报恩浑觉此身微。

柳萦别绪纷如织,风奖征帆疾似飞。

诸老会时应有问,幸容衰朽谢朝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咏茉莉用通政弟韵

庭前偶结三年伴,岭表曾闻四季开。

弱朵惯涵清露重,幽芳能趁美人来。

未论茗碗分馀韵,且向冰檐护宿栽。

花谱流传多钜笔,总誇颜色亦偏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咏宪副弟庭中茉莉用前韵

南屏紧护芳菲地,为问霜前几度开。

老蛾不应迷路入,晴蜂犹省傍檐来。

香浮寿斝怜新摘,根稳陶盆忆旧栽。

却笑诗成花已过,凌冬能发更奇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