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渺渺复迢迢,枫林带柞桥。
沙寒初上月,浦暗已回潮。
霜苇多先折,江花或后凋。
今宵何处雁,相伴宿兰桡。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停靠在河岸的场景,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情怀。"渺渺复迢迢"四字以淡远的笔触勾勒出水天相接的意境,给人以无垠的感觉。紧接着,"枫林带柞桥"则具体描绘了船停靠的环境,枫树成林,柞树环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瑟的氛围。
接下来的"沙寒初上月,浦暗已回潮"交替使用视觉与听觉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夜深人静之时的冷清与寂寞。月光洒在沙滩上,带来了几分凉意,而河水的潮汐声隐约可闻,却又给人一种时间流转的感觉。
"霜苇多先折,江花或后凋"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霜苇在寒风中早已枯萎,而江上的花朵可能还未凋零,这种生与死、盛与衰的对比,更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最后的"今宵何处雁,相伴宿兰桡"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孤独夜行时的心境写照。雁(大雁)在这里象征着远方和自由,而诗人却只能与自己的船只为伴,在河岸边度过一个又一个寂寞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向往。诗人的笔触既有广阔的视野,又不失细腻的情感,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在静谧夜晚中漂泊的忧郁情怀。
不详
人言多技亦多穷,随意文章要底工。
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
原思非病贫何患,回也虽贫乐有加。
岁晚与谁同此味,梅花深处是君家。
脩竹长林罗水车,梵王家近葛仙宫。
耳闻清磬是非静,心领菩提名利空。
啖枣尚知前世事,拈花还遇上机翁。
抽簪若得烧丹诀,莫负扶桑半夜红。
木落天寒山气沈,年华客意共萧森。
偶于佳处发深省,其实宦游非本心。
红日坐移钟阁影,白云闲度石楼阴。
还家莫话神仙事,老不宽人雪满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