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

脩竹长林罗水车,梵王家近葛仙宫。

耳闻清磬是非静,心领菩提名利空。

啖枣尚知前世事,拈花还遇上机翁。

抽簪若得烧丹诀,莫负扶桑半夜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茂密的竹林环绕着水车,梵王的居所靠近葛仙的宫殿。
耳朵听到清脆的磬声,心灵明白世俗的是非皆为空幻。
即使是吃枣,也能想起前世之事,手握花朵,又遇见了机缘老翁。
如果能学到炼丹的秘诀,就不要辜负这半夜扶桑的红霞。

注释

脩竹:高大的竹子。
长林:广阔的树林。
罗:排列。
水车:灌溉工具。
梵王:印度神话中的天神。
葛仙宫:道教的仙人宫殿,可能指道教圣地。
清磬:寺庙中用来敲击的清净之磬。
是非静:世俗的是非纷扰。
菩提:佛教中的觉悟。
名利空:名利如梦幻泡影。
啖枣:吃枣子。
前世事:过去世的事情。
拈花:佛教中拈花一笑的典故,表示领悟。
上机翁:机缘巧合的老者。
抽簪:拔下簪子,古代男子的一种动作。
烧丹诀:道教炼丹的秘法。
扶桑: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树,此处代指日出。
半夜红:形容日出时的红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禅意图景。开篇“脩竹长林罗水车,梵王家近葛仙宫”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僧侣修行的世外桃源之中。"耳闻清磬是非静,心领菩提名利空"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内心感受和佛法修持。

接着“啖枣尚知前世事,拈花还遇上机翁”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生命轮回、宿命的思考,以及与高僧交流之深。"抽簪若得烧丹诀,莫负扶桑半夜红"强调了修道之难和对内丹术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光阴的珍惜和精神世界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禅意的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与自我修持的宗教情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融合了佛法与道法精髓的佳作。

收录诗词(9)

芮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国器。与其弟芮煇力学起家,宋绍兴十八年(1148)同中进士,后又同入太学。初仕为仁和(今杭州)尉。当地长河堰有一龙王庙,每次祭祀均有蛇出,或毁香炉,或饮尽杯中之酒,每年都有人伤亡,人皆以为是龙所为。传到任后,特意焚香设奠,蛇窜出,历数其罪,诛于堂前

  • 字:仲蒙
  • 号:“二芮”
  • 籍贯:(即芮国器)乌程(今湖州)
  • 生卒年:1115—1172

相关古诗词

罗浮宝积寺

木落天寒山气沈,年华客意共萧森。

偶于佳处发深省,其实宦游非本心。

红日坐移钟阁影,白云闲度石楼阴。

还家莫话神仙事,老不宽人雪满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从沈文伯乞娑罗树碑

楚州淮阴娑罗树,霜露荣悴今何如。

能令草木死不朽,当时为有北海书。

荒碑雨侵涩苔藓,尚想墨本传东吴。

形式: 古风

念奴娇

化工着意,向柳稍梅萼,偷回春色。

蓂叶双飞政天上,一点文星初谪。

发藻儒林,当年荣耀,四海声名白。

谪仙飞貌,澹然物外踪迹。

且与笑傲瀛洲,风流词翰,自是西垣客。

异日功成辞富贵,却与赤松游剧。

一曲清歌,三千珠履,不愧非潘璧。

满斟芳醑,仰称遐寿千百。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句(其三)

宁令汉社稷,变作莽乾坤。

形式: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