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安尉出戍至夔州

戍鼓黄云外,征夫白帝东。

风林行啸虎,雨夜飒哀鸿。

路入山光静,村含晚色空。

岚烟欺眼力,不见鹿皮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边关的鼓声在黄云之外回荡,远行的士兵向东朝着白帝城进发。
在风中的树林里,猛虎发出低沉的吼叫;雨夜中,凄凉的鸿雁哀鸣。
山路沉浸在宁静的山光之中,村庄笼罩着傍晚的寂静色彩。
山岚雾气模糊了视线,再也看不见那个穿着鹿皮衣的老人。

注释

戍鼓:边关的战鼓。
黄云:黄沙弥漫的天空。
征夫:远行的士兵。
白帝东:白帝城在东方。
风林:风中的树林。
行啸:行走时发出的啸声。
虎:猛虎。
雨夜:夜晚下雨的时候。
飒哀鸿:凄凉的鸿雁叫声。
山光:山间的光线。
静:宁静。
村含晚色:村庄被傍晚的色彩包围。
空:寂静。
岚烟:山岚雾气。
欺眼力:模糊视线。
鹿皮翁:穿着鹿皮衣的老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戍卒离开家乡,前往边塞的征途情景。开篇"戍鼓黄云外,征夫白帝东"两句,便设置了整首诗的基调和背景,展示了军事生活的严峻与行军远征的艰辛。

接下来的"风林行啸虎,雨夜飒哀鸿",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传递出戍卒们在途中的孤独与寂寞。"风林"和"雨夜"营造了一种阴冷、萧瑟的氛围,而"啸虎"和"哀鸿"则增添了野性和悲凉的情感。

诗人随后转入山间小路,写到"路入山光静,村含晚色空"。这里通过对山光与村落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同时也隐含着对归乡无望的哀愁。

最后两句"岚烟欺眼力,不见鹿皮翁"则借助自然界的朦胧与遮蔽,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戍卒生活的模糊记忆和不易触及的深层情感。"鹿皮翁"这一形象,在这里可能代表着边塞戍卒的一种特定身份或者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征途生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于远方故土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299)

冯时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登岳阳楼

楼高临迥渚,天阔上丹梯。

云尽树不去,水平天更低。

江湖分去住,吴楚亘东西。

遐瞩宽幽抱,愁多望转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同王公佩和老杜韵(其一)

新长筼筜竹,傍穿薜荔墙。

夜须邀月坐,昼不待风凉。

剩放梢添绿,斜将箨抱香。

幽居绝还往,相伴兴何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同王公佩和老杜韵(其二)

敝屋甫环堵,此君忧面墙。

当窗蔽寒绿,入坐荐清凉。

客咏閟馀响,佛薰留散香。

老成看气骨,霜雪表灵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岁暮舟次荆州呈李尧俞

肃霜闻渡雁,湖海发归船。

烟树开吴泽,风帆尽楚天。

经过成往事,信宿是明年。

诗句随元礼,云山共一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