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周岸登所作的《调笑转踏·其一·姑苏台》。诗中描绘了游人游览姑苏台的情景,以苏台曲为背景,展现了历史遗迹与歌舞的交融。"歌舞才停荒草鞠"暗示了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荒草丛生,舞榭歌台的遗迹。“吴波渺渺吴山簇”则描绘了眼前水波荡漾、群山环绕的景色,展现出江南水乡的韵味。
“三策当年谁属”暗指历史上吴国的兴衰,这里可能指的是伍子胥的“阖闾三策”,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想。“怒潮犹射胥门目”借怒潮象征吴国的悲壮命运,仿佛还能看到伍子胥的遗恨在潮水中涌动。“一舸鸱夷空逐”以舟船和伍子胥的复仇故事相联系,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追思,同时也寓含了一种空寂落寞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姑苏台的游历,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观,既有怀古之情,又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