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其八)送茶

花里传觞飞羽过。渐觉金槽,月缺圆龙破。

素手转罗酥作颗。鹅溪雪绢云腴堕。

七盏能醒千日卧。扶起瑶山,嫌怕香尘涴。

醉色轻松留不可。清风停待些时过。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蝶恋花·其八》中的部分内容,描绘了一场宴饮赏月的场景。诗中“花里传觞飞羽过”一句,运用了传觞的游戏,觞(gōng)是古代的一种酒具,用来饮酒时互相传递,这里的“花里”暗示了一种宴饮在花间进行的情景,“飞羽过”则描绘出觞飞舞般穿梭于人群之间的生动画面,显示了宴会上的热闹和欢乐。

接着,“渐觉金槽,月缺圆龙破”两句,则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意识到夜深了,酒也喝得差不多了。这里的“金槽”指的是精美的酒具或酒杯,而“月缺圆龙破”则是在描写月亮被云遮挡,只剩下一部分可见,这种景象就像是那完美的“圆龙”图腾被破坏了一样,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和宴会即将结束的感慨。

第三句“素手转罗酥作颗”,则是说女主人公用白净的手转动筛子,将酒中的沉淀物(酥)筛成细小的颗粒,显示出一种精致和细腻。

第四句“鹅溪雪绢云腴堕”中,“鹅溪”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字,而“雪绢”则形容云如同雪一样白,这里的“云腴堕”则是在描写云彩柔软而又略带些许湿润感,给人一种朦胧美好的感觉。

第五句“七盏能醒千日卧”,是说喝了七杯酒,就能让人从长久的沉睡中唤醒过来。这句话在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宴会上的酒令或者是一种游戏,通过饮酒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活力。

第六句“扶起瑶山,嫌怕香尘涴”,则是在说有人扶起了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瑶山”(可能是指某种珍贵之物),而且因为害怕那美好的东西会被世俗的尘埃玷污而显得不那么完美。这句话在这里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担忧。

最后两句“醉色轻松留不可。清风停待些时过”,则是说饮酒后的红润颜色,轻松自如的情态,是难以留住的,让人在这清新之风中稍作停留,也许能让时间流逝得慢一些。

综上所述,这段诗文通过对宴会场景、月光、女性细腻动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等多个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美好的感受和留恋,以及对时间易逝的无奈。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其四)寒食

红杏梢头寒食雨。燕子泥新,不住飞来去。

行傍柳阴闻好语。莺儿穿过黄金缕。

桑落酒寒杯懒举。总被多情,做得无情绪。

春过二分能几许。银台新火重帘暮。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踏莎行(其一)陈兴宗夜集,俾爱姬出幕

天质婵娟,妆光荡漾。御酥做出花模样。

夭桃繁杏本妖妍,文鸳彩凤能偎傍。

艾绿浓香,鹅黄新酿。缘云清切歌声上。

夜寒不近绣芙蓉,醉中祗觉春相向。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其六)早春即事

阶影红迟,柳苞黄遍。纤云弄日阴晴半。

重帘不卷篆香横,小花初破春丛浅。

凤绣犹重,鸭炉长暖。屏山翠入江南远。

醉轻梦短枕闲敧,绿窗窈窕风光转。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其三)蜡梅

粟玉玲珑,雍酥浮动。芳跗染得胭脂重。

风前兰麝作香寒,枝头烟雪和春冻。

蜂翅初开,蜜房香弄。佳人寒睡愁和梦。

鹅黄衫子茜罗裙,风流不与江梅共。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