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蝶恋花·其八》中的部分内容,描绘了一场宴饮赏月的场景。诗中“花里传觞飞羽过”一句,运用了传觞的游戏,觞(gōng)是古代的一种酒具,用来饮酒时互相传递,这里的“花里”暗示了一种宴饮在花间进行的情景,“飞羽过”则描绘出觞飞舞般穿梭于人群之间的生动画面,显示了宴会上的热闹和欢乐。
接着,“渐觉金槽,月缺圆龙破”两句,则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意识到夜深了,酒也喝得差不多了。这里的“金槽”指的是精美的酒具或酒杯,而“月缺圆龙破”则是在描写月亮被云遮挡,只剩下一部分可见,这种景象就像是那完美的“圆龙”图腾被破坏了一样,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和宴会即将结束的感慨。
第三句“素手转罗酥作颗”,则是说女主人公用白净的手转动筛子,将酒中的沉淀物(酥)筛成细小的颗粒,显示出一种精致和细腻。
第四句“鹅溪雪绢云腴堕”中,“鹅溪”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字,而“雪绢”则形容云如同雪一样白,这里的“云腴堕”则是在描写云彩柔软而又略带些许湿润感,给人一种朦胧美好的感觉。
第五句“七盏能醒千日卧”,是说喝了七杯酒,就能让人从长久的沉睡中唤醒过来。这句话在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宴会上的酒令或者是一种游戏,通过饮酒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活力。
第六句“扶起瑶山,嫌怕香尘涴”,则是在说有人扶起了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瑶山”(可能是指某种珍贵之物),而且因为害怕那美好的东西会被世俗的尘埃玷污而显得不那么完美。这句话在这里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担忧。
最后两句“醉色轻松留不可。清风停待些时过”,则是说饮酒后的红润颜色,轻松自如的情态,是难以留住的,让人在这清新之风中稍作停留,也许能让时间流逝得慢一些。
综上所述,这段诗文通过对宴会场景、月光、女性细腻动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等多个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美好的感受和留恋,以及对时间易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