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寿安山晚归的情景。首句"不觉众山暮",写出了时间的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天色已近傍晚。"扶筇趁落晖",诗人手持竹杖,沐浴着夕阳余晖,表现出悠闲而从容的步态。
"醉同樵共唱",诗人与砍柴人一同饮酒唱歌,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惬意,以及诗人与民间的亲近。"行逐鸟俱飞",形象地写出诗人与自然的交融,仿佛与鸟儿一起在空中飞翔,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的意趣。
"树色凝烟紫",描绘出秋日黄昏时分,树木在烟雾中呈现出深紫色调的美景,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秋声入夜微",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只有轻微的秋声回荡,增添了诗的意境。
最后两句"欲知投宿处,前路一僧归",以僧人的归来暗示诗人的归宿,既表达了旅途中的期待,也透露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出诗人晚归途中的心境与景色,富有诗意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