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名为《寄华玉》。诗中以“潇洒顾吏部”开篇,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治理地方时的从容与智慧,展现出其对政务的深入理解与处理能力。“为邦日渐多”,表明这位官员在治政上日积月累,逐渐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效果。
接着,“人心兴礼乐,世事入风波”两句,既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概括,也暗含了对官员治政理念的肯定。人心向善,礼乐兴盛,但世事变幻莫测,犹如波涛汹涌的海面,象征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挑战。
“剡曲舟堪诵,濠梁道不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剡曲,指剡溪,这里借指美好的自然风光;濠梁,出自庄子的典故,比喻高远的道德境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员不仅在政务上有建树,更能在自然与道德的层面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品格,其精神追求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
最后,“向来巾子雪,堂构合如何”以雪白的巾子比喻官员的清廉与高洁,同时暗示了对其治理成果的期待与疑问。巾子雪象征着官员的廉洁与公正,而“堂构合如何”则表达了对这位官员在治理地方后,所构建的政绩与社会和谐状态的关心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赞美了一位官员在治理地方上的卓越表现,同时也对其精神追求和治理成果提出了期待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和社会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