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毛义非通人,意与当世绝。

抚兹劬劳愿,衡门未能闭。

寄食漂母餐,养高袁安雪。

进退欲如何,终然抱孤洁。

今朝讲肆开,俎豆为尔设。

跹跹媚学子,游戏亦可悦。

所愿遵周行,前修有芳烈。

既撷三春华,仍存贯霜节。

吾衰甚矣夫,丘园将牧拙。

不见同人爻,语默本无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淳耀对人生进退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德操守的坚持。诗中通过毛义、漂母、袁安等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隐逸与入世之间矛盾的感悟。毛义非通人,意与当世绝,体现了作者对传统道德的坚守;寄食漂母餐,养高袁安雪,则展现了作者对高尚人格的向往。进退欲如何,终然抱孤洁,表达了作者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内心的挣扎与坚定。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当前情境的描述,和从弟敬远相聚,以教育学子为乐,同时希望他们能遵循周礼,学习先贤的高尚品德。既撷三春华,仍存贯霜节,意味着既要享受生活的美好,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作者感叹自己年老体衰,难以与同道之人共事,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历史典故、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展现了作者深邃的人生哲学和道德追求。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荅庞参军

养真衡茅,我读我书。瑶珠玉璇,斐然清娱。

岂无雅曲,骇彼爰居。子非侯芭,载酒我庐。

子有群从,维席之珍。穆穆醇酒,不可疏亲。

草木同臭,矧伊哲人。一室邈然,天涯比邻。

嘉运遘会,抚情孜孜。天阍既开,将子谒之。

策尔名骥,陈我佹诗。嗟老羞卑,亦匪我思。

缓子旬日,终当离分。子遄行矣,谢戚招欣。

屹屹燕台,亭亭吴云。岂必风翮,嘉声遥闻。

八音绸缪,黄钟独鸣。枭卢先得,陋彼撩零。

祈祈国胄,集于上京。鹊起争高,龙盘靡宁。

陶陶朱夏,飒来雄风。六翮既齐,在盈宜冲。

抗手一揖,鼓琴三终。爰赠爰处,各敬乃躬。

形式: 四言诗

和读山海经(其一)

今日昼景清,雨翻蕉叶疏。

真气一回薄,虚白生我庐。

缅怀千载人,㖟记得奇书。

中苞仙五品,傍载鬼一车。

华阳有高隐,灵笔动记疏。

开帙再三叹,我岂火宅俱。

愿学张激子,闯然遇山图。

慧业有先后,精诚或相如。

形式: 古风

和读山海经(其二)

隐居高蹈士,长揖宾龙颜。

灵风结遐想,驻彼无穷年。

千秋征虏亭,不远句曲山。

吾欲剧醪醴,谁当餐至言。

形式: 古风

和读山海经(其三)

我闻兴宁中,龙书满山邱。

许君及杨羲,灵气相与俦。

真经有渊源,此书导其流。

逝追长史辙,改字为远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